当前位置:首页 >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双塔区就业局 田刚
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富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工作,定位高、目标远、任务重,社区工作者现状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譬如年龄文化不适应性,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工作思维的局限性,大多沿袭过去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岗位职责不明晰,社区组织自治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提高整体素质
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区、街每年要分级对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其他工作者培训一次,按照“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区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教育,真正“教有所取、学有所用”,切实解决“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坚持业务培训和党性教育并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与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对接”工程,先送年轻、有潜力的社区工作者到高校学习社区建设的理论、政策及专业知识,培训一批优秀的社区建设专业人才和工作者队伍,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管理社区的能力。 二、在强化管理上花力气,增强责任感
首先,管理社区要根据《党章》和《居委会组织法》定岗定
1
责定目标,明确社区工作者的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岗位职责,从而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职责权相统一。着重从班子建设、党员管理教育、发挥社区功能、群众满意程度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其次,建立考评机制,实行年度考核,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要进行一年一度的公开述评,向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作述职报告,由社区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民主测评,评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通过组织考核、群众评议等方式,使“在其位、谋其政”。再次,全面推行社区居务公开,加强对社区财务和社区负责人的任期离任审计。
三、在建立机制上做文章,发挥积极性
一是工作激励,让社区工作者觉得“工作上有搞头”。大力表彰先进典型,在会社会树立良好的社区工作者形象,真正形成社区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和工作氛围。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爱护和支持社区工作者,为他们撑腰壮胆。二是待遇激励,让社区工作者感到“经济上有想头”。实行年度补贴,与绩效挂钩,根据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结果,对于考核评为优秀或称职的社区工作者,年底要享受年度补贴,真正给予一定的经济实惠。对评为区级以上文明社区或红旗社区党支部的负责人要予以适当的经济奖励,起到拴心留人、激发工作热情的作用。三是行政激励,让社区工作者感到“政治上有盼头”。在选人用人上要拓
2
宽视野,坚持从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和选拔干部;同时,对于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社区负责人明确副科级职级,享受相应待遇,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四是工作约束使社区工作者认真履行职责。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社区工作者要给予诫勉,取消年度补贴;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得不到群众公认、评议不过关的及时予以调整。
四、在优化队伍上想办法,增强工作活力
一是要选好支部书记,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头雁”。支部书记不仅具备社区党建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还要有较强的驾驭全局和组织协调的能力,热爱群众工作,乐于为群众办实事,具备民主作风,正派公道,廉洁自律。同时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推选到班子中,既要有熟悉党务、法律和群众工作的,又要有熟悉管理和经济的工作同志。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社区两委成员尽可能交叉兼职,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二是形成一支积极稳妥的梯队,形成优势互补。要尊重历史、现实情况,社区工作者年龄文化具有差异性,不能采取“一刀切”办法,要实行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梯队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三是加大社区工作者来源,优化队伍结构。当前应抓住机构改革的时机,从上级机关选调或推荐一批工作能力强、热爱并熟悉基层工作、作风踏实的干部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提高社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尤其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中选择人才到社区工作,安排学生实习和
3
社会实践,及时反馈社区建设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拿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