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

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1 1:46:48

《窦娥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关汉卿和元杂剧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

3.分析并把握主人公窦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题,重点分析第三折。

4.赏析本文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知识链接】

一 元杂剧文学常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

净(大花脸。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二 作者介绍

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关汉卿,还是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几首元曲,请默写下来。

二、初读课文,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埋怨( ) 嗟怨( )罪愆( )盗跖( )甘霖( )苌弘(

错勘贤愚( ) 前合后偃( ) 杳无音信( ) 刽子手 ( )

鳏寡孤独( ) 亲家( )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

一 (据元杂剧文体知识)回答:

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2、找出文中的末、旦、净、杂各一例。

3、指出文中各折的宫调和曲牌。

4、找出文中唱、科、白各一处。

二 整体把握:

1、找出人物,在理解话剧内容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转述剧情。

2、剧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亢旱( 湛湛( )))第二课时

【探究研读 】第三折 一探究:窦娥性格及其悲剧根源

1、 自读第三折,找出其中的人物,并思考:这一折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后,思考:窦娥伸冤喊冤,本折哪几个曲牌体现的最明显?

3、这些含冤的申诉,显示了窦娥怎样的性格?(可结合前文剧情探讨)

4、窦娥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归纳主题。

二 、鉴赏分析:三桩誓愿及其手法,四个典故的作用

1、窦娥刑场前许了哪三桩誓愿? 这三桩誓愿表达了她怎样的希望?

2、 三桩誓愿实现了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3、、找出文中使用的四个典故,说说他们的作用。

拓展延伸 1、在中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中,结尾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想象、夸张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如《孔雀东南飞》《梁祝》等,它们有什么共通之处?

第三课时

【过手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盗跖(zhí) 嗟怨(jiē) 应验(yìng)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亲家(qìn) 衔冤(xián) 连累(lèi) 湛湛青天(zhàn)

C.恓惶(qī) 错勘(kān) 亢旱(kànɡ) 主角(jué) 鳏寡孤独(ɡuān)

D.埋怨(mán) 尸骸(hǎi) 提防(tí) 变徵(zhǐ) 哥哥行(há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忤逆 昭障 披枷带锁 意兴阑珊 B.痊济 寒喧 当垆涤器 插科打诨

C.嫡亲 顷刻 燕侣莺畴 金榜提名 D.症候 造孽 苌弘化碧 杳无音信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直接)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处罚)

B. 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炒哄我(岂敢)

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真的、确实)

C.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连,介词)

你老人家放精细些(聪明)

D.只合把清浊分辨(会,应当)

不提防遭刑宪(料想,想到)

4.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搜索更多关于: 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窦娥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关汉卿和元杂剧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 3.分析并把握主人公窦娥形象,概括本文的主题,重点分析第三折。 4.赏析本文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知识链接】 一 元杂剧文学常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