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4 实验者:袁鹏 学号:12041425 张航 学号:12041426 刘彤 学号:12043210 一 实验目的
1、区别和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0)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 三 实验内容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
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 四 实验步骤:
8、观察平衡组织并测硬度: (1) 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 (2) 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 (3) 测
试硬度。 9、进行热处理。
10、 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 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 (2) 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 五 实验报告 图片分析 图1 工业纯铁╳100 图3 珠光体+铁素体╳100
图5 珠光体+铁素体╳100 2 工业纯铁╳400 图4 珠光体+铁素体╳400 图6 珠光体+铁素体╳400 图 图7 亚共析钢╳100 图8 亚共析钢╳400 图9 共析钢╳100 图10 共析钢体╳400 图11 过共析钢╳100 图12过共析钢 ╳ 400 图13亚共晶白口铸 ╳100 图14亚共晶白口铸铁╳400篇二:工程材料
实验报告 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工程管理 班级:
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训练 实验起止时间:
自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27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专业综合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同时结合本次实验训练的具体
要求提高学生对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2.通过本次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
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实际动手操作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能力。 二、实验时间
2014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27日 三、实验地点
沈阳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实验内容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 (1:升降杆 2:搅拌碗 3:线控板) 基本步骤:
step1、称取500g水泥,量取142.5ml水 step2、润湿锅壁及叶片,先倒水,后5~10分钟倒入水泥。打开搅拌机,先低速120s,停15s,然后变速120s,最后停止。 step3、拌合结束,将水泥装入锥模,插捣振动排气泡,
固定试锥。调零,进行测定。待停止下沉、或下沉30秒以上,进行读数s,单位是mm. 计算公式:
p=33.4-0.185s(%) 纪实:
这是我们今天接触的第一次实验,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实验。实验很简单就是测试混凝土的加水量。原理是用过测试杯的读数来计算和对比混凝土加水量。 相关图表: (二)、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仪器:水泥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试模、量筒等。 基本步骤: step1:成型前,在试模内刷机油,漏斗中倒入标准砂 step2:称取450g水泥,标准砂1350g,225ml水
step3:水泥搅拌,先低速30s,第二个30s内加砂,快速30s,停拌90s,快速60s,最后停止。 step4:固定试模,将胶砂分两次装入(每次一半),各振60下,取下,用直尺把胶砂刮平。
step5:养护24h后拆模,投入20±1℃水中继续养护3d、28d. (三)、混凝土试块抗折实验 仪器:抗折测试仪 (1:归零挨扭 2:度数尺 3:主尺 4:构件固定卡 5:构建固定盘 6:电源开关) 基本步骤:
step1:调节度数尺使其归零。 step2:旋转松开固定盘,在固定卡中放入测试试块。 step3:旋转拧紧固定盘,按下电
源开始实验。 step4:当试块断裂时,进行读数。 注意事项:
1、构件受折面应该取养护面的光滑侧面。 2、构件养护时间越长,抗折能力越强。 3、三个构件为一组取平均值,一次实验取三组为佳。 4、如果一组中一个构件的强度低于或高于该组平均值15%以上,视为无效数据,一组中
若存在两个或以上无效数据则该组作废。 计算公式: rf=1.5ffl/b3
其中rf-----抗折强度( mpa) l -------圆柱间距离(mm) 本实验取l=100mm b -------正方形截面边长(mm)
本实验取 b=40mm ff------荷载 n mpa=n/mm 2
纪实:
今天我们在城建学院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构件抗折实验。原理很简单,就是当构件发生断裂时进行读数,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读数,一个是荷载一个是抗折强度,我们用荷载进行计
算抗折强篇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一、水泥胶砂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二、水泥安定性检验(雷氏法)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
1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三 砂、石筛分析实验
一、砂的筛分析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二、石子的筛分析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2 4.分析与讨论
实验四、砂的视密度(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讨论:
实验五、石子的视密度(表观密度)实验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评定:
4.分析与讨论:
实验六、普通混凝土绿色高性能化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1.设计条件:包括(1)砼的设计强度等级,施工要求坍落度;(2)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3)砂子的品种、粗细程度、颗粒级配;(4)石子的品种、最大粒径、颗粒级配;(5)外加剂的品种、掺量;(6)掺合料的品种、掺量等。 3 2.计算初步配合比 二、混凝土的试配与调整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与结果: 1.主要仪器设备: 2.主要实验步骤: 4 3.实验记录与结果: 4.分析与讨论: 作图法确定w/c(fcu,-c/w图): 实验七、新型绿色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砂浆配合比的计算 1.设计条件:包括(1)砂浆的品种、设计强度等级,施工要求和易性;(2)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3)砂子的品种、粗细程度、堆积密度、含水率;(4)掺合料等。 2.计算配合比 5篇四: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及指导书 《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
实验指导书 主编 工程材料教研室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8 前言
材料、信息和能源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且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以材料为标志的。材料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又是理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培养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还可激发同学的学习激情和创新精神,练就过硬本领,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通过《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各种工程材料和热成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各类材料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成形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强化材料的主要技术途径,了解新近发展的各类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各种先进的材料成形技术,初步具备根据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合理选用材料和毛坯成形方法及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然而,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实验环节也非常重要,在颜银标主任的提议和组织下,我教研室老师结合当前工程材料的最新发展、机械类本科生的教学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共同编写了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具体分工如下:实验1、实验2李友荣执笔,实验3徐跃编写,实验4、实验5及实验1和实验2
的插图由朱和国完成。 由于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敬请指正! 工程材料教研室 目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