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梯形散热器形状优化设计 - 图文
图5网格划分方法为六面体占优
图6 网格划分结果
3)施加载荷以及约束
相对高温的气体从散热管中流过,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管内气体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散热管内流过的高温气体温度为50℃,其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为12.5W/(m2·℃)。散热器外壁环境温度为25℃,对流换热系数为8.5 W/(m2·℃)。添加功率heat flow为500W。载荷施加如图7、图8和图9所示。
图6 内表面对流载荷施加
图7 外表面对流载荷施加
图8 内表面热流功率
4)求解
进入求解器,选择Temperature,Total Heat Flux和Reaction Probe进行求解。图9是初始形状下散热器温度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在散热片上的散热效果比较均匀。 图10是初始形状下散热器的热流率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热流率在散热片端面的分布相对于高流率部分偏低,起不到有效的散热效果。
图9 温度分布图
图10 热流率分布图
3 散热器优化设计
1)设计目标参数
选择散热器的质量和散热量的最大值为目标参数,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设定散热器质量为目标参数
图12 设定散热量的最大值为目标参数
2)参数敏感度分析
从工具箱Design Exploration中加载Six Sigma Optimization模块,进入DOE对试验和样本类型进行设置,如图13所示。对响应曲面更新后得到敏感度分析图表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散热片的高度对散热器的热流率影响最大,而散热片的梯形截面上下底宽度对其影响几乎为0。进入六西格玛分析进行更新,样本类型为LHS,样本点100,如图15所示。
图13 DOE设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