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辽源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度高
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60分)
1、下列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 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D. 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 2、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选⑤ D. 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3、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1 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m g,取质的量浓度为( )
3+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4物
2-
A. mol·L
-1
B. mol·L
-1 C. mol
·L
-
1
D. mol·L
-1
5、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时22.4L的SO3中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1
6、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电解质分类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烧碱、小苏打、纯碱 B.硅酸、纯碱、食盐、盐酸
C.盐酸、乙醇、氯化钠、碘酒 D.硝酸、漂白粉、石灰石、二氧化碳
+--2+
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 + 10Z+ 2XO4 == 2X + 5Z2 + 8H2O,
2+3+---
②2M + R2 == 2M + 2R,③2 R + Z2 == R2 + 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
A.常温下反应2M + Z2 == 2M + 2Z可以自发进行 B.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 3+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XO4< Z2 < R2 < M
2+ - - 2+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X< Z< R< M
-++--
8、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3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3+
A.Fe(OH)3 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H2O
- ﹣
B.向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AlO2+CO2+2H2O=Al(OH)3↓+HCO3 C.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3 反应生成 Na2FeO4 :
﹣2- ﹣+
3ClO+2Fe(OH)3=2FeO4+3Cl+H2O+4H
3+2﹣
D.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2Al+3S=Al2S3↓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
A.FeCl3溶液中:K、Na、SO4、SCN
++2-﹣
B.在强碱性溶液中:K、Na、CO3、AlO2
+2+2﹣﹣
C.在盐酸溶液中:K、Fe、SO3、NO3
++﹣﹣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K、HCO3、Cl 11、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大量冶炼金属铁 B. 金属钠、铝和铜都可用热还原法制备
C. CO还原磁铁矿得到9 mol铁时转移24 mol电子 D. 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可得金属镁 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 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
+-
C. 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 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 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B. 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
C. 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D. 2 g 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 g
2
14、热水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S2O3+O2+xOH===Fe3O4+S4O6+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 B.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Fe3O4不能透过滤纸 C.每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 mol
-
D.反应物OH的化学计量数x=2
-1-1
15、向100 mL 0.1 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 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2—-2—
A.a点的溶液呈中性
B.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2-2+―
Al+2SO4+2Ba+3OH == Al(OH)3↓+2BaSO4↓
C.c点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D.c点溶液呈碱性
16、 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B.B曲线表示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C曲线表示向n(HCl):n(AlC13)=1:1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D曲线表示向n[Ca(OH)2]:n(KOH)=1: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17、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②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③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人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
18、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0 mL 浓度为lmol/L的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 NaCl、NaClO及NaClO3的共存体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Na):n(C1)可能为7:3
B.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1:2 C.参加反应氯气物质的量为0.15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n的范围:0.15mol<n<0.25mol 1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少量的Na保存在煤油中 C.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20、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21、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 ⑥浓硫酸能在白纸上写字,氢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⑦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③④ B.⑤⑦ C.③④⑥⑦ D.全部
22、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也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 D.只有②③④处
23、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中,一瓶充入纯净的氨气,一瓶充入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一瓶充入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然后分别以水作溶剂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