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私法分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2
9.根据1985年海牙《关于信托准据法及其承认公约》中的规定,确定与信托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时,最密切联系的时间是指( ) A.信托成立时 B.信托变更时 C.信托解除时 D.争议发生时
10.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时,动产租赁关系一般应适用( ) A.承租人营业地法 B.出租人营业地法 C.租赁物所在地法 D.法院地法
二、多项选择题
1.物之所在地法适用于( )
A.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B.物权客体的范围 C.物权的内容和种类 D.物权的保护方法 2.物之所在地法一般不适用于( )
A.物权的保护方法 B.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 C.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 D.法人终止或解散时的有关物权
3.1985年海牙《关于信托准据法及其承认公约》关于信托准据法的确定采用( ) A.公共秩序保留 B.分割的方法 C.强制规则 D.反致
4.根据我国有关司法解释,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有( ) A.动产的租赁 B.动产的买卖 C.不动产的租赁 D.不动产的买卖
5.根据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我国采取国有化措施应满足的条件有() A.只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B.按照法律程序 C.非歧视性的 D.经外国投资者同意 三、名词解释 1.物之所在地法 2.国有化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权关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理论根据。 2.简述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 3.简述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 4.简述我国有关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5.简述我国国有化问题的立场和实践。
五、论述题
试述海牙《关于信托准据法及其承认公约》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D 6.C 7.C 8.D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ABC 4.CD 5.ABC
三、名词解释
1.物之所在地法即物权关系客体物所在地的法律。物之所在地法原产生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其间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仅适用于不动产到同样适用于动产。目前,在涉外物权关系中,物之所在地法是最普遍适用的法律。
2.国有化通常是指主权国家或政府依据本国法律,将某些原属私人(包括外国自然人和法人)所占有的财产和权利收归国有,由国家和它的机构加以控制和使用的一种法律措施。征收、没收和征用是和国有化相似而又有区别的概念。
四、简答题
1.(1)主权说。该说认为,物权关系依物之所在地法是主权在法律适用方面的表现,如果在物权关系上适用外国法,主权将丧失其不可分割的性质。(2)法律关系本座说。该说认为物权关系之所以依物之所在地法,是因为物权关系的“本座”在标的物所在地,任何人要取得、占有、使用或处分某物,就必须委身于该物之所在地,并自愿受制于该地区所实施的
法律。(3)利益需要说。该说认为,法律是为了集体利益而制定的,物权关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是“集体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的需要。(4)方便说和控制说。该说认为,不动产物权应适用所在地法的理由,一是所在地是第三人可以合理地寻求确定所有权的客观而易于确定的连接因素;二是所在地国对财产能进行控制,与所在地法的冲突的判决通常不能生 效。(5)中国学者认为,物权关系依物之所在地法是物权关系本身性质决定的。 2.(1)物之所在地法适用于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2)物权客体的范围由物之所在地法决定。(3)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物之所在地法决定。(4)物权的取得、转让、变更和消灭的方式和条件,一般由物之所在地法决定。(5)物权的保护方法由物之所在地法决定。物权人是否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请求权以及如何行使,由物之所在地 法决定。
3.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运送中的物品处于经常变换所在地的状态中,难以确定到底依哪一所在地法来调整有关物权关系,而且即使能确定,把偶然与物品发生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作为支配该物品命运的准据法也不合理。何况运送中的物品常常处于公海或公空,不受任何国家的法律支配。(2) 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之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国际上,一般主张有关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适用登记注册地法或者旗国法或标志国法。(3)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有关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外国法人终止或被其所属国解散时,其财产的清理和清理后的归属问题应以其属人法解决。(4)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如继承依被继承人的属人法;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5)无体动产不以实体形态存在,如股份、诉权等,其所在地难于确定,因而其法律适用问题采用了与一般动产物权不同的规则。
4.(1)中国《民法通则》明确肯定了物之所在地法原则,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2)最高人民法院《意见》进一步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最高人民法院《解答》还规定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可适用的法律的情况下,关于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3)《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等还对船舶物权关系、民用航空物权关系等的法律适用作了规定。
5.(1)我国对国有化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我国对外国投资者的财产一般不征收、不征
用,更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即使在将来非常特殊的情况下,确有必要没收、征用或国有化时,也会给予外国投资者合理的、不低于原财产价值的补偿。(2)我国政府的上述立场在我国的国内立法如《外资企业法》以及我国签订的双边保护协定中都得到了贯彻。(3)我
国同不少国家签订的双边保护协定中通常都有以下规定:国有化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非歧视性的,依法进行的,征收给予的补偿应与征收前的财产价值相等,争议通过协议或仲裁解决及代位求偿权等。
五、论述题
(1) 公约于1985年由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到目前已有5个国家批准生效。 (2) 公约的适用范围。根据公约第2条的规定,信托“指一个人,即委托人——在生者之间或因死亡——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把财产置于受托人控制之下时,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公约同时又强调,它只适用于自愿设立的且有书面文件证明的信托,但公约也允许成员国将公约的适用范围延伸适用于法定信托。公约不适用于以下事项,即有关遗嘱或将财产
转移至受托人的其他行为的效力的先决问题和公约第二章确定的法律没有对有关信托种类做出规定的。
(3) 信托的准据法。公约关于信托的准据法的确定主要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应是明示的,或者隐含在订立或书面证明信托的文件条款中,并且如果必要,是按照案件情况解释的。但是如果所选择的法律没有就有关信托或该种信托作出规定,则选择无效,而应适用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根据公约第7条的规定,在确定信托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时,应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委托人指定的信托管理地,信托财产所在地,受托人的居所地或营业地,信托的目的以及实现信托目的的地方。公约第8条明确规定,信托的准据法支配信托的有效性、成立和效力以及信托的管理。所以,尽管公约规定可分割部分可以受不同法律支配,但其出发点是所有这些问题都受相同的法律支配。第8条进而规定了一些特别受准据法支配的事项,如受托人自己之间的权利义务,受托人投资的权利等。
(4) 信托的承认。按照公约确定的冲突规则成立的信托应被各缔约国承认,这样的承认最低意味着信托构成独立的资金,受托人可以以受托人的能力起诉或被诉,而且可以以这种能力在公证人和任何代表官方能力的人面前出现或行为。在信托的准据法要求或有规定的范围内,这样的承认特别意味着受托人的个人债权人对信托财产无返还追偿权等。 (5) 公约还规定了强制规则和公共政策,作为对信托准据法和信托承认的共同限制,公约甚至允许法院适用其他有足够联系的国家的强制规则。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专利权的法律冲突的解决,各国一般认为应该适用( ) A.专利权授予国法 B.申请人本国法 C.申请人住所地国法 D.法院地法
2.在商标权取得上实行注册在先原则的国家对于商标权的法律冲突一般适用( ) A.商标使用国的法律 B.商标注册国的法律 C.法人管理中心所在国的法律 D.法人营业中心所在国的法律
3.对于著作权法律冲突的解决,较多国家适用( )
A.作品来源国法 B.作品保护国法
C.兼用作品来源国和作品保护国法 D.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4.对有关著作权实质内容方面的问题,一般多主张适用( ) A.作品来源国法 B.作品保护国法
C.兼用作品来源国和作品保护国法 D.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5. 对于商标权的确立,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的是( ) A.注册在先原则 B.使用在先原则
C.折衷原则 D.早期公开迟延审查原则 6.对于专利的审查,我国采用()
A.形式审查制 B.实质审查制 C.早期公开迟延审查制 D.注册审查制
7.世界上多数国家对于专利的审查采用( ) A.形式审查制 B.实质审查制 C.早期公开迟延审查制 D.注册审查制
8.《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规定,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申请人给予优先权,该优先权的期限为( )
A.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 B.发明和实用新型为6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12个月 C. 发明和实用新型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12个月 D. 发明和实用新型为6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为6个月 9.可以申请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的有( ) A.世界上任何国家 B.仅限于欧共体国家 C.仅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 D.仅限于《巴黎公约》的成员国
10.《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作品的保护期一般不得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 A.20年 B.50年 C.25年 D.15年
11.《巴黎公约》规定,专利权人在专利批准后无正当理由,没有实施或未充分实施专利而被实行强制许可的期限为( )A.3年 B.5年 C.2年 D.1年
12.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规定,商标的国际注册在任何成员国生效后,保护期限为( )
A.20年,且可无限制续展 B.15年,且可无限制续展 C.10年,不得续展 D.20年,不得续展
13.关于《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的比较论述,正确的是( ) A.《世界版权公约》较《伯尔尼公约》生效早 B.两者都规定了独立保护原则
C.参加《世界版权公约》的国家必须首先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 D.两者都规定了自动保护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巴黎公约》所保护的专利权包括( )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工业品外观设计 D.服务标记
2.我国已加入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有( ) A.《巴黎公约》 B.《马德里协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