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文学(上)课程部分知识要点及思考题
43、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比: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44、感伤主义:理查生的《克莱丽莎·哈娄》
理查生是感伤主义小说的创始人。其最成功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克莱丽莎·哈娄》。 “散文体喜剧性的史诗”:菲尔丁的《汤姆·琼斯》
45、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即所谓的“四大启蒙作家”,他们既是启蒙思想家、活动家,又是文学家。
46、“乐观主义”的破产:伏尔泰的《老实人》
伏尔泰根据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的法译本,写了悲剧《中国孤儿》。 47、辩证法的火花: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
在《拉摩的侄儿》中,狄德罗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寡廉鲜耻但又观察敏锐的资产阶级无行文人的形象,即拉摩的侄儿的形象。
48、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卢梭在文学方面的三个重要贡献
在文学方面,卢梭的主要成就是三部叙事性作品,即: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斯》、教育小说《爱弥儿》和自传《忏悔录》。
“遇着难走的地方,我好像看见你轻轻迈步跨过去,像一只在母鹿后面跳跃前进的小鹿。需要越过急流时,我大胆用手扶住你的温柔的身体,放慢脚步,快快乐乐地踩着水走过去,只嫌太快地看见对岸。在这恬静和平的地方,一切都使我想到你。”这段话出自法国作家卢梭所写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斯》。
49、理查生的《克莱丽莎·哈娄》、卢梭的《新爱洛绮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三部作品存在很多相同点,主要的有:第一,都属于书信体;第二,都具有感伤色彩。 50、第三等级的力量: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
51、“叫戴王冠的凶手发抖”:莱辛的《爱密丽亚·迦绿蒂》 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52、“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莱辛的《爱密丽亚·迦绿蒂》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都属于市民悲剧。
53、《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给歌德带来了很大的声誉。
在19世纪初,歌德一度从事东方文学的研究,对阿拉伯、波斯的诗歌以及中国的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主张通过文化交流,为建设“世界文学”而努力。
《维廉·迈斯特》是歌德的一部重要作品,属于教育小说,在歌德全部创作中的地位仅仅次于《浮士德》。
恩格斯精辟地论述了歌德的矛盾及其根源:“歌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当时的德国社会的态度是带有两重性的。有时对它是敌视的;??有时又相反,??他亲近它,“迁就”它??这常常不过是他的各种情绪的表现而已;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60年磨一剧:《浮士德》的创作
浮士德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浮士德》的思想内容
概括地说,《浮士德》主要是写“两次赌赛”和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两次赌赛”是:天帝与靡非斯特的赌赛和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赌赛。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包括:求知阶段、恋爱阶段、从政阶段、寻美阶段、建国阶段。
5
[歌德《浮士德》所描写的]第一次赌赛:天帝与靡非斯特的赌赛;第二次赌赛: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赌赛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与海伦结合是一段寓意性的故事,表达了现代精神与古典美相结合的思想。海伦的形象就是古典美的化身。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烂漫主义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代表了“绝对自由”的精神。
“我为几百万人开拓疆土;虽然还不安全,但也可以自由勤苦。??是的!我完全献身于这种意趣,这无疑是智慧的最后的断案:‘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方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所以在这儿要有环绕着的危险,以便幼者壮者都过活着有为之年。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上述这段话出自歌德《浮士德》。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浮士德形象的两面性 “作恶造善之力的一体”:靡非斯特形象的属性之一
浪漫主义/片断性与统一性的结合/人物的辩证关系/象征手法:《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雨果指出:“如果只从战斗性这一方面来考察,那么总起来讲,遭遇到这样多曲解的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作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反映,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出许多共同的特征:1.富于幻想性;2.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3.具有强烈的抒情性;4.富于地方色彩;5.热情描绘自然风光。 54、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
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其题目有着深刻的寓意:德国像冬天一样毫无生气,像童话一样荒唐可笑,必须加以改造。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前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首先出现于英国诗坛的是“湖畔派”诗人,包括华滋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拜伦被看成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以昂扬的热情唱响了自由颂歌,开了一代新诗风。他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英雄”,表现出与社会对立的反叛精神[“拜伦主义”]。 55、抒情性强,洋溢着饱满的乐观主义,这是雪莱诗作的一般特色。
“愿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上述诗句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56、司各特以历史小说家著称于世。
57、1830年,雨果实践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悲剧《欧那尼》的上演及其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斗争的最后
胜利。
58、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说,他借瑞奈,以写“青年的空虚迷惘”,揭示“他那世纪的一种病象”,亦即后来所说的“世纪病”。
59、法国诗人维尼在诗歌中提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即“坚忍的骄傲”。作于1843年的叙事短诗《狼之死》便体现了这一哲学。
60、华盛顿·欧文是美国革命后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因而有“美国文学之父”的称号。
61、霍桑的创作往往跟他世界观中关于“人心中隐秘的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其代表作是小说《红字》。
在小说《红字》中,霍桑向读者展示了白兰的“认罪——孤立——忏悔——与人们融合”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在美国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霍桑看作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开创者。 62、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的白鲸莫比·狄克是大自然中的邪恶力量的象征。
63、美国诗人惠特曼用一生心血写成的《草叶集》在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像一块珍宝,闪烁着民主精神的光芒。
6
在《斧头之歌》中,惠特曼设计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城池”:“这城池有着最伟大的演说家和诗人,他们热爱这城池,这城池也热爱他们,了解他们,那里除了普通的言行并没有为英雄而建立的纪念碑,那里有勤俭,那里有谨慎,那里男人和女人不看重法律,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底止的胡作非为,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的汹涌的狂浪,那里外部的权力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力之后,那里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总统、市长、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那里事件总是平静的解决,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游行,如同男子一样,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那里城池有最忠诚的朋友,有最纯洁的男女,最健康的父亲,最健美的母亲,那里就是最伟大的城池。”
惠特曼曾在《大路之歌》中这样写道:“走呀!从一切的法规中走出来!”这表现了诗人勇于创新、不囿于成规的精神。 惠特曼打破了美国诗歌的因袭形式,首次以短句而不是以音步作为韵律的基础,创造了“自由体”这种诗歌新形式。 人们不会忘记惠特曼那些饱含火热激情的诗句:“走呀!带着力量,自由,大地,暴风雨,健康,勇敢,快乐,自尊,好奇;走呀!从一切的法规中走出来!”
64、雨果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1827年,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照原则。
在雨果的创作中,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是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部曲,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即:人类应当从宗教的桎梏中、社会的压迫下、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对照原则的实践,主要体现于下述两个方面:1.情节场景的对照;2.人物形象的对照。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神话是原始初民试图征服自然的一种方式”?
从神话所具有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说,神话是原始初民利用言说行为充分发挥语言魔力的结果。 2、意大利诗人但丁在文学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恩格斯对但丁特殊的文学史地位做过如下精辟的概括:“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世界四大文学名著包括什么?
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德国诗人歌德的《浮士德》。
4、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表达了英雄主义哪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尚武精神,二是荣誉感,三是责任感。 5、但丁的长诗《神曲》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人类不但要凭借理性,远离罪恶和错误,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还要通过信仰的途径,走出迷惘,才能到达至善、至福的境地
6、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创作经历了哪三个创作阶段? 乐观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喜剧创作阶段; 忧患的莎士比亚:悲剧创作阶段; 宁静的莎士比亚:传奇剧创作阶段
7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的性格包含哪些层面? “快乐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的第一层面;
7
“忧郁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的第二层面; “思考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的第三层面; “延宕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的第四层面; “行动的王子”:哈姆莱特性格的第五层面
8、莎士比亚戏剧在艺术上表现出了哪些主要特色?
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变化性;文学语言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9法国古典主义反映出哪些突出特征?
1.政治上拥护王权;2.思想上崇尚理性;3.创作上遵循古典。 10、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在艺术上具有哪些主要特色?
1.结构严谨精巧,情节凝练生动;2.使用对比、夸张手法,以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3.语言生动,个性化。 11、法国启蒙运动中出现了哪四大启蒙作家?
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
12、法国作家卢梭对于后来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哪三方面的贡献?
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卢梭在文学方面的三个重要贡献
13、你认为,理查生的《克莱丽莎·哈娄》、卢梭的《新爱洛绮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三部作品存在着哪些相同点?
主要的有:第一,都属于书信体;第二,都具有感伤色彩。
14、你认为,莱辛的《爱密丽亚·迦绿蒂》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两部作品的相同点是什么?
都属于市民悲剧。
15、概括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概括地说,《浮士德》主要是写“两次赌赛”和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两次赌赛”是:天帝与靡非斯特的赌赛和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赌赛。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包括:求知阶段、恋爱阶段、从政阶段、寻美阶段、建国阶段。 16、在歌德笔下,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五个阶段”?
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包括:求知阶段、恋爱阶段、从政阶段、寻美阶段、建国阶段。 17、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在艺术上表现出哪些特色?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片断性与统一性的结合;人物的辩证关系;象征手法
18、作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反映,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风格上反映出哪些共同特征?
1.富于幻想性;2.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3.具有强烈的抒情性;4.富于地方色彩;5.热情描绘自然风光。 19、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其题目有什么寓意?
德国像冬天一样毫无生气,像童话一样荒唐可笑,必须加以改造。 20、英国“湖畔派”诗人都有谁?
华滋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21、作为雨果人道主义三部曲,《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和《悲惨世界》分别表达了雨果怎样的人道主义思想?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是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部曲,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即:人类应当从宗教的桎梏中、社会的压迫下、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 22、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对照原则的实践,主要体现于哪两个方面?
1.情节场景的对照;2.人物形象的对照。
8
(三)、论述题(答案自己看课本总结)
1以《巴黎圣母院》为例,简述雨果对于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运用。
2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无相同点?试加论述。 3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你能辐射到哪些文学人物?你的辐射点是什么?试加论述。 4从歌德的浮士德,你能辐射到哪些文学人物?你的辐射点是什么?试加论述。 5分析哈姆莱特性格。 6分析浮士德形象。
7教者说,欧美文学史中贯穿着一条英雄主义的红线。请结合本学期所学(也可以突破这个限制)的内容,试着梳理这条红线。(说明:可以不论述)
8就本学期所学内容看,欧美文学反映出许多相互联系的价值追求。请你试着对此作些探讨。
9、达尔丢夫的性格及其塑造。 10、《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11、《浮士德》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12、试分析浮士德的形象
14、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演变过程
15、司汤达《红与黑》于连的人物形象分析(按“法抗——妥协——失败——觉醒”的结构来分析)16、英法两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差异
17、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的两重性 18、《堂吉诃德》悲喜双重角色的分析 19、比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PS:以上材料由彼岸花整理。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