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简版)(1)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简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40:53

强的自我意识,但却不像公安派那样表现得尖锐而浅露;

他们都讲究诗歌的艺术性,讲究声调韵律的美感,却又不像七子派那样生硬模拟而造成抒情的阻隔。

比较晚明的诗歌,吴、王的作品思想的锋芒、情感的冲击力是有所削弱的,但艺术的魅力则有所加强。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明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最主要的成就在诗学理论的创建上。 (188页)。对唐代诗人,不喜杜甫、白居易、罗隐等人,偏爱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集中所选,主要是这一路诗人的作品。

“神韵说”主要要求诗歌应有高妙的意境和天然的韵致,富于言外之味,同时还应有清亮的音节。 《江上》: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沈德潜:倡导以“温柔敦厚”为准则的“格调说”; 翁方纲:倡导重学问、重义理的“肌理说”; 特点:提倡儒雅、束缚个性。

与之相反的主张则是袁枚所倡导的“性灵说”。袁枚的思想很多地方接受了晚明思潮的影响,有些直接来自于李贽。如他对理学家的矫情与做作十分厌恶,对这些人以“道统”自居常加以讽刺挖苦。(173页末段)

在《清说》一文中,袁枚提出“好货好色,人之欲也”,“圣人”的职责就在于使这种人欲得到应有的满足。

袁枚的诗歌主张大体就是公安派理论的重兴,其核心也是强调真性情的自然流露,重视轻灵活泼的趣味。

赵翼、黄景仁,是当时很有个性的诗人,在重视诗中有“我”、重视诗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他们与袁枚是一致的。

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则出现了杰出思想家兼优秀诗人龚自珍。

2.词在元明一度衰落,到了清代出现复兴的势头。这和清代文人普遍爱好雅致的趣味有关,也和他们在压抑的环境中需要一种委婉曲折的抒情形式有关。 从清前期到中期,以词名世的文人很多,影响较大的有陈维崧、纳兰性德,以及“浙西词派”的盟主朱彝尊、厉鹗,和“常州词派”的盟主张惠言、周济等。除陈维崧外,他们的词一般格局不大,但常有很精美细致的抒情文笔。

3.散文

清初散文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是侯方域、魏禧(183页)、汪琬(清初三大家)。 【桐城派】:代表人物是康熙朝的方苞、刘大櫆和乾隆朝的姚鼐。对于文章,方、刘讲究义理(道统)和文法,至姚又加上考据,提出一系列清规戒律。

总体而言,桐城派古文是对明末离经叛道和文体解放的散文的反拨,是比唐宋古文更强调为封建政治服务和更为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315-317页)

4.骈文

骈文在清代颇受重视。乾隆、嘉庆时期,骈文尤盛,形成与桐城派古文相抗的局面。

提倡鼓吹者:才士有袁枚,学者有阮元、洪亮吉、汪中、孔广森、孙星衍等。 繁盛原因:重视它作为美文的价值;

有意排斥桐城派迂腐固执的思想见解。著名的骈文家汪中,鲜明的反封建礼教。 骈文作为一种古雅而拘谨的文体,毕竟缺乏锐气和活力,它总体上还是一部分文人表现其高深文化修养和优雅情趣的形式。

5.小说 短篇:《聊斋志异》所描绘的许多主动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同“三言”、“二拍”中的女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作者赋予她们以狐仙花精之类非人的身份,这些形象因而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成为诗意的、幻想性的存在。 《聊斋志异》中凡是具有现实社会身份的女性,大抵贤惠温良而合于传统道德。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

共同点:都反映了在沉闷压抑的社会环境中,人性无法得到健康和自由的发展,反映了具有独立人格理想的才智之士内心中深深的失望与困苦。

6.传奇: 康熙年间,先后出现了清代的两大名剧: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长生殿》:李杨的爱情。 《桃花扇》:通过儿女之情反映朝代兴亡的历史剧。

其杰出之处在于表现了剧烈的历史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与悲凉情绪。

三、小结

1.清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总结。

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前期和中期。在这一相连贯的历史阶段中,中国古代曾经出现的各种文学样式都有许多创作,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这是其他时代所没有的特点。

郭绍虞:“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

2.清代文人普遍地推重学术文化修养,爱好精细雅致之美,这对于各类文学创作均有多少不等的影响。在《红楼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养和文笔的精致。

清代诗坛第一人:吴梅村 “崇祯情结”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晚号梅村,又号鹿樵生,江苏太仓人。出身于江南书香门第, 受业于当时文坛盟主张溥。 梅村体(185-186页):指吴梅村的七言叙事歌行。主要特点: 事俱按实;以人系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晰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清史稿》:吴三桂“闻其妾陈为自成将刘宗敏掠去,怒,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遣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上书睿亲王乞师。” 讨论:

吴梅村对吴三桂持怎样的态度?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艺术特点:

布局:回顾式戏剧(《雷雨》) 语言:顶针(“蒙太奇”)

用典:陈圆圆,西施;吴三桂,吴王夫差。 用韵:平仄相间。

【簫鼓】

1.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江淹《别赋》:“琴羽張兮簫鼓陳, 燕趙歌兮

傷美人。”

2. 亦指军乐。李白《发白马》诗:“將軍發白馬,旌節渡黄河。簫鼓聒山嶽,

滄溟湧濤波。”

第三章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十九岁时以县、府、道试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生员。此后科场却始终困顿不振,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放弃了仕途幻想。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聊斋自志》,231页倒3行)

子瞻(苏东坡)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使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邹涛《三借庐笔谈》,232页1-2行)

好友的“规劝”:

“聊斋且莫尽谈空”(张笃庆《寄留仙》)

“谈空说鬼计尚违”,“贫病方知雅道非”(张笃庆《寄蒲留仙》) “憎命文章真是孽,耽情词赋亦成魔”(《寄怀张历友》)

受王士禛称赏,作《偶感》: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 一字褒疑华衮赐,千秋业付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已,纵不成名未足哀。

二《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

1.对社会尖锐的批判。官府黑暗,官贪吏虐

《梦狼》:一位老人在梦里到了他儿子的官署,只见堂上堂下全是恶狼,墀(chí)中白骨如山,只是由于有儿子迎护,他才免于被群狼吞噬,而他儿子后来也现出了本相,原来也是“牙齿巉巉(chán)”的恶虎。

《促织》:前半部分写的是由“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造成的一幕民间悲剧。

儿子投井而死,此时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严肃的讽喻性题旨:“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2.嘲讽科举,讽刺考官昏庸。

《贾奉雉》:有一位异人,深知科举弊病,劝贾奉雉效法拙劣文章应试: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简版)(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强的自我意识,但却不像公安派那样表现得尖锐而浅露; 他们都讲究诗歌的艺术性,讲究声调韵律的美感,却又不像七子派那样生硬模拟而造成抒情的阻隔。 比较晚明的诗歌,吴、王的作品思想的锋芒、情感的冲击力是有所削弱的,但艺术的魅力则有所加强。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明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最主要的成就在诗学理论的创建上。 (188页)。对唐代诗人,不喜杜甫、白居易、罗隐等人,偏爱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集中所选,主要是这一路诗人的作品。 “神韵说”主要要求诗歌应有高妙的意境和天然的韵致,富于言外之味,同时还应有清亮的音节。 《江上》: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时见一舟行,濛濛水云外。 沈德潜:倡导以“温柔敦厚”为准则的“格调说”; 翁方纲:倡导重学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