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物理四模试卷
η=≈76.4%。
答:(1)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5A; (2)水从20℃加热到100℃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 (3)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76.4%。 七、综合题
28.(1)A (2)D (3)压强 (4)①17.5m ②50 27.5
(5)根据该车的性能参数,汽车以额定功率,最大时速前进100km至少耗电
W=Pt=\百公里耗电量仅9度”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选A; (2)设电机的转速为n,船的行驶速度为v, 根据题意得:P电=k1n3 ①(k为比例系数,下同) 游船匀速行驶时,获得的机械能P机械=F牵v=fv ②, 设效率为η,所以P机械=P电η,即fv=k1 nη ③ 而行驶速度与电机转速成正比,所以v=k2n ④ 则转速n=v/k2⑤
把⑤代入③整理得f=k1nv2/k23=kv2(k1η/k23是一个定值,设为新的比例函数)由此说明阻力f与船速v的平方成正比,其关系为二次函数,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选D;
(3)安全带做的宽度比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让司机系上时觉得舒服; (4)①根据表中数据,当车速为40km/h,反应距离为10m,当车速为50km/h,反应距离为12.5m,当车速为60km/h,反应距离为15m,由此可知,当车速为70km/h,反应距离为17.5m, ②由P=W/t=Fs/t=Fv,可得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P/F=5×103W/360N=250/18m/s=50km/h, 由表中数据可知,这一速度所对应的停车距离为 27.5m.
(5)根据该车的性能参数,求得汽车以额定功率,最大时速前进100km耗电,
W=Pt=7.5kW×100/70h=10.7kW?h>9kW?h,因此“V5百里耗电量仅9度”的报道是不真实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3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D.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2.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为水平向左 B.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3.2010年2月13日,第21届冬奥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无舵雪橇的最高时速可达140km,是冬奥会上最惊险刺激的比赛项目之一。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运动员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电视屏幕 B.雪橇 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
D.我们自己
4.如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将它们连接在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为0.4A时,甲、乙两端电压之比为2:1 B.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为0.2A时,甲、乙的电功率之比为2:1 C.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总电流为0.8A D.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2J
5.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有用功一定是150J B.总功一定是250J C.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6.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7.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所示,在甲和乙两个相同烧杯中装入不同液体,用一根下端粘有橡皮泥的吸管先后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则( )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