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频率调整、电压调整(有答案)

频率调整、电压调整(有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3:53:00

5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思考题、习题与习题解答

19)A、B

两系统由联络线相连如图

5-1

所示。已知;

B

A系

系统

KGA?80MW0/Hz,KLA?50MW/Hz,?PLA?100MWKGB?700MW/Hz,KLB?40MW/Hz?PLB?50MW。求在下列情况下系统频率的变化量△f

和联络线功率的变化量△Pab;⑴两系统所有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⑵A系统机组参加一次调频,而B系统机组不参加一次调频;⑶两系统所有机组都不参加一次调频。 19) ⑴两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时

△f=0.09434 Hz △Pab=-19.8 MW

⑵A系统参加一次调频,B系统不参加一次调频时 △f=0.16854 Hz △Pab=43.26 MW ⑶两系统都不参加一次调频时

△f=1.6667 Hz △Pab=-16.6667 MW

20) 仍按题5-19中已知条件,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频率变化量△f 和联络线上流过的功率△Pab。⑴A、B两系统所有机组都参加一次、二次调频,A、B两系统机组都增发50MW;⑵A、B两系统所有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A系统所有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60MW;⑶A、B两系统所有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B系统所有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60MW。 20)⑴两系统都参加一次、二次调频,两系统都增发50MW时 △f=0.03145 Hz △Pab=-23.27 MW

⑵两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A系统参加二次调频并增发60MW时 △f=0.0566 Hz △Pab=8.1132 MW

⑶两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B系统参加二次调频并增发60MW时 △f=0.0566 Hz △Pab=-51.887 MW

21)某电力系统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KL*=2.0,主调频厂额定容量为系统负荷的20%,当系统运行于负荷PL*=1.0,fN=50Hz时,主调频厂出力为其额定值的50%。如果负荷增加,而主调频厂的频率调整器不动作,系统的频率就下降0.3Hz,此时测得PL*=1.1(发电机组仍不满载)。现在频率调整器动作,使频率上升0.2Hz。问二次调频作用增加的功率是多少? 21) 二次调频作用增发功率为

△PG0*=0.06667 (标幺值)

主调频厂出力为83.333%。

23)两台发电机的功率约束条件为10?PG1?65,20?PG2?100,耗量特性分别为

22,F2?b?0.1PG2?0.002PG,两台机组同时给一个负荷PL供电,F1?a?0.2PG1?0.002PG21试求:(1)当PL=65MW时,PG1=20MW,PG2=45MW时,是不是最优分配方案。

(2)当PL=160MW时,两机组间的最优分配方案是什么? (8分)

1)

?1?0.2?0.004PG1

?2?0.1?0.004PG2PG1?PG2?65当PG1?20、PG2?45,?1??2?0.28,是最优分配。

2)??0.2?0.004PG1?0.1?0.004PG2?P?67.5,解得?G1,PG1?65,PG1?65,PG2?95

P?92.5PG1?PG2?160?G2?24)两台机组容量均为70MW共同分担负荷,调差系数分别为4%,5%,若空载并联运行,

f0=50HZ,试求当总负荷PL=80MW时,两台机组发出的功率。(8分)

KG1*?1?1*?25,KG2*?1?2*?20,KG1?25PGNP?35,KG2?20GN?28, fNfN ?f???P??1.26,?PG1??KG1?f?44.4,?PG2??KG2?f?35.3

KG1?KG26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思考题、习题与习题解答

18)有一降压变压器归算至高压侧的阻抗为2.44+j40Ω,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110±2×2.5%/6.3kV。在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通过的功率为28+j14MVA,高压母线电压为113kV,低压母线要求电压为6kV;在最小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通过的功率为10+j6MVA,高压母线电压为115kV,低压母线要求电压为6.6kV。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18)选择变压器主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10kV。

19)有一降压变压器,SN?20MVA,UN?110?2?2.5%/11kV,Pk?163kW,Uk%?10.5。变压器低压母线最大负荷为18MVA,cosφ=0.8;最小负荷为7MVA,cosφ=0.7。已知变压器高压母线在任何方式下均维持电压为107.5kV,如果变压器低压母线要求顺调压,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19)选择变压器110kV-2.5%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07.25kV。

20)某变电所有一台降压变压器,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110±2×2.5%/11kV,变压器已运行

于115.5kV抽头电压,在最大、最小负荷时,变压器低压侧电压的偏移分别为-7%和-2%(相对于网络额定电压的偏移)。如果变压器电压侧要求顺调压,那么变压器的抽头电压115.5kV能否满足调压的要求,应如何处理?

20)不能满足调压要求。应另选变压器110kV-5%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04.5kV。

21)水电厂通过SFL-40000/110型升压变压器与系统连接,变压器归算高压侧的阻抗 为2.1+j38.5Ω,额定电压为121±2×2.5%/10.5 kV。在系统最大、最小负荷时,变压器高压母线电压分别为112.09kV和 115.92kV ;低压侧要求电压,在系统最大负荷时不低于10kV,在系统最小负荷时不高于11 kV。当水电厂在最大、最小负荷时输出功率为28+j21MVA时,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21)选择变压器主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21kV。

22)有一个降压变电所由二回110kV,70km的电力线路供电,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变电所装有二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其型号为SFL-31500/110,SN?20MVA,UN?110/11kV,Uk%?10.5。最大负荷时变电所低压侧归算高压侧的电压为100.5kV,最小负荷时为112.0kV。变电所二次母线允许电压偏移在最大、最小负荷时分别为2.5%~7.5%。试根据调压的要求按并联电容器和同期调相机两种措施,确定变电所11kV母线上所需补偿设备的最小容量。

22) ⑴并联电容器:选择变压器110kV+5%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15.5kV; 容量为10.96Mvar。

⑵调相机: 选择变压器110kV+2.5%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12.75kV; 容量为6.854Mvar。

23)有一个降压变电所由一回110kV,的架空电力线路供电,导线型号为LGJ-240,线路长度为105 km,r1?0.131?/km,x1?0.407?/km,b1?2.8?10?6S/km。变电所装有一台有载调压变压器,型号为SFZL-40500/110,SN?40.5MVA,UN?110?4?2.5%/11kV,

Pk?230kW,Uk%?10.5,P0?45kW,I0%?2.5。变电所低压母线最大负荷为26MW,cosφ

=0.8,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0.75倍,cosφ=0.8。在最大、最小负荷时电力线路始端均维持电压为121kV,变电所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试根据调压要求(按并联电容器和同期调相机两种措施)确定在变电所低压母线上进行无功补偿的最小容量。

23) ⑴并联电容器:选择变压器110kV+10%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21kV; 容量为15.22Mvar。

⑵调相机: 选择变压器110kV+2.5%分接头,分接头电压为Ut=112.75kV; 容量为2.742Mvary

搜索更多关于: 频率调整、电压调整(有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思考题、习题与习题解答 19)A、B两系统由联络线相连如图5-1所示。已知;BA系系统统 KGA?80MW0/Hz,KLA?50MW/Hz,?PLA?100MWKGB?700MW/Hz,KLB?40MW/Hz?PLB?50MW。求在下列情况下系统频率的变化量△f 和联络线功率的变化量△Pab;⑴两系统所有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⑵A系统机组参加一次调频,而B系统机组不参加一次调频;⑶两系统所有机组都不参加一次调频。 19) ⑴两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时 △f=0.09434 Hz △Pab=-19.8 MW ⑵A系统参加一次调频,B系统不参加一次调频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