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3.2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高一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学案
4.3.2 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83课题研究,阐明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2.结合教材P84内容,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重难点击]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一 无氧呼吸
很多生物除了进行有氧呼吸外,还保留了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的能力。 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1)试管甲中用油脂封住液面的目的是什么?试管乙模拟的是什么环境?
, (2)一段时间后两套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 ,说明 产生。 (3)该实验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 呼吸,也能进行 呼吸。
(4)取左侧油脂层下反应后的液体,用酸性重铬酸钾(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遇乙醇呈灰绿色)检验呈现灰绿色,说明有 产生。
2.泡菜是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加入乳酸菌发酵得到的,经检验,泡菜中含有大量乳酸,这是出现酸味的原因。
3.结合上述分析和教材,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
(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在 的条件下,生物的活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 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 和CO2或分解为 等物质,同时释放 能量的过程。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过程发生在 中。 (2)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无氧呼吸反应式
①产乙醇的反应式: ②产乳酸的反应式: 小贴士 多数植物组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人、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玉米种子的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4.下图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示意图,试着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表:
1
项目 反应条件 不同点 呼吸场所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高一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学案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联系 归纳总结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示意图
活学活用
1.判断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 (1)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3)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 (4)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
(5)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 (6)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
二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合理控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1.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呼吸酶的种类、数量不同。 (2)环境因素 ①温度
2
高一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学案
温度主要是影响 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但超过一定的温度,酶的活性 ,甚至会变性失活,从而使呼吸作用减弱直至停止。 ②氧气
a.从曲线可以看出,氧气对有氧呼吸有 作用,对无氧呼吸有 作用。 b.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 呼吸;O2浓度在10%以下时,进行 ;O2浓度在10%以上时,只进行 呼吸。
c.M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二者消耗的葡萄糖是不是也一样多?
③二氧化碳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 作用。 ④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2.结合教材P85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分析下列现象
(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罐要密闭: 。 (2)水稻要适时地露田和晒田: 。 (3)粮食储存时,往往要求干燥、低氧: 。 (4)果蔬储藏要求低氧和低温: 。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右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体内丙酮酸可以转化为α-酮戊二酸,该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谷氨酸,当谷氨酸增多并与酶结合时,可导致谷氨酸合成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高一生物 必修1分子与细胞 教学案 4.3.2 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一 无氧呼吸
1.(1)试管甲中用油脂封住液面是为了造成无氧的环境,试管乙模拟的是有氧的环境。 (2)甲和乙, CO2。(3)有氧,无氧。(4)乙醇。
3. (1)概念:无氧或缺氧,葡萄糖C2H5OH(乙醇)、C3H6O3(乳酸)、较少、细胞质基质。 (2)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无氧呼吸反应式
酶
①产乙醇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乙醇)+2CO2+能量(少量)。 酶②产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 4.
项目 反应条件 不同点 呼吸场所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有氧呼吸 有氧 有氧呼吸酶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 CO2和H2O 释放能量较多,三个阶段都有ATP生成,第三阶段最多 无氧呼吸 无氧 无氧呼吸酶 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 CO2和乙醇 或乳酸 释放能量较少,第二阶段没有ATP生成 ①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联系 ②二者的第一阶段相同; ③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活学活用(1)√ (2)√ (3)× (4)√ (5)× (6)√ 二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2)环境因素 ①温度
呼吸酶。增强;下降,。
②氧气 a.促进 抑制。 b.无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c.答案 不是。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时,1C6H12O6→6CO2;无氧呼吸时,1C6H12O6→2CO2。所以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二者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
③二氧化碳 抑制。
2.(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罐要密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2)水稻要适时地露田和晒田: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3)粮食储存时,往往要求干燥、低氧:抑制细胞呼吸,延长储存时间。 (4)果蔬储藏要求低氧和低温:抑制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当堂检测
1.(1)①②④ (2)呼吸作用产生水 (3)② (4)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