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高一重点班周末测试试卷
2014年高一重点班周末测试试卷(5月)
语 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14.5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谒见/摇曳 尸骸/惊骇 禅师/禅让 ......B.莅临/位置 狰狞/挣扎 载货/下载 ......C.寥廓/瞭望 掐死/谄媚 停泊/湖泊 ......D.碣石/桀骜 缉捕/编辑 创伤/创新......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近千名美国民众首.....当其冲,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此次活动,意在表达对金融制...
度偏袒权贵和富人为富不仁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目前,骨牌效应已然........显现,该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境内多座城市,并已扩展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
A. 如火如荼 B. 首当其冲 C. 为富不仁 D. 骨牌效应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不久前,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央视《小丫跑两会》采访时就透露,广东计划花一年时间内解决6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入户问题。
B.针对广大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
C.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来我市打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选择铁路作为北上返乡的交通工具。
D.中国教育部目前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学可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1
//WX.JTYJY.COM/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汁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二、本大题8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5-10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臵驿马长安诸郊,存②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
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
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③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④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⑤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 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存:问候。 ③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④僦,运送。⑤下邽:
地名。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谢:拜谢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见:显现 .
2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吾其还也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7.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3分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9.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10.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3分)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3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3
①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朝灭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
②
(1)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4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秋风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
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
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
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具备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
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现代城市
形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