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之我见
小学书法论 文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之我见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写字教学中,通过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唤起学书的欲望;培养良好的书写方法,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培养积极的书写态度,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培养顽强的书写意志,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最好的基础。 【关键词】:书写习惯 兴趣 方法 态度 意志
俗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学生书写好坏,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能力的优劣。书写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基本功,这无论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结合自身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唤起学书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书法教学的基本依据。书法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情,可如今,大多数老师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不仅教学内容古板僵化,而且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对这种已沦为纯粹写字课的书法教育毫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而,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书法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感到快乐,不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
1
一种享受。这样,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投入,也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新知,进而产生对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的享受。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
(一)讲故事。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可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故事,如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唐代书法家郑虔“以柿叶练字”的故事,书法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拜师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这些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更激发了学生立志写好字的愿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不强者智不达”,这些故事是练字的生动教材,也是写字课中的调味品、兴奋剂。
(二)勤表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兴趣浓厚,能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能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条件,而优异的学习成绩,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写得好的,打上红“☆”。孩子看到在每次书写时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书写不够好的,就采用叙述式委婉评价,如:“老师期待你下次作业写得工整又漂亮!”这样学生总能从老师这里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而现在有不少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教学中不善于利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甚至有的老师把写字作为惩罚手段,哪个学生犯了错,则令其抄写生字和课文,一写就是三遍五遍,或八遍十遍。其结果扼杀了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训练学生书写过程中,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搞活动。小学生生性好动,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给写字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写字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写字教学中,安排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教师大力发现、扶植书写好苗子,使他们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他们怎么做,其它学生也会跟着学,起到“抓典型、带一片”的效果,在班集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比赛活动结束后,还进行学生作品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校、班级变成学生展示自己写字才华的舞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写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书写方法,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可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书写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的书写姿势,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编写字口诀。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简化的口诀教给每一位同学:“写字时,要做到:A坐姿,头正、身直、脚平;B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C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二)查病因,治根本。对于学生写字出现的错误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查出不正确书写姿势的病因,方能治根本。如学生写字时常见错误执笔八例:笔尖太低、四指分家、靠点不对、拇指包笔、关节突出、勾腕执笔等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我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并用幽静
2
的语言陈述这样错误的姿势是“自杀”和“自残”。再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学生就容易改变掉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树立榜样,多鼓励。结合教学把坐姿及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树立成写字标兵,介绍给大家看,每节课都特别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改掉不良的书写姿势。
三、培养积极的书写态度,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
学生书写水平的好与坏首要有认真书写的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书写意识。在一个班级里面不论是学习还是书写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高低,这就还取决于学习态度。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说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让学生认识到写好字的作用,不要把学习书法的目的定位在让学生学会写一手漂亮的字上,要把学习书法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持之以恒学习的毅力,一丝不苟学习的态度等等。有了这些素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目的不同,对待平时练习的态度也不同。如果目的是为了写好字,那么很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不学了——反正将来日常书写都靠电脑了。如果目的是培养学生办事持之以恒的毅力,那么就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我们说要把书法作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手段,强调的不是结果——能把字写漂亮,而是过程——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素质的培养。只有学生从心里真正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才能从态度上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学生书写的态度不端正,平时作业书写一塌糊涂,老师作业批改难度大,极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发展。中小学生只要有好的态度,不管是学习还是书写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写字习惯并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养成的,重要的是要坚持。写字课与其它课相结合,经常与各科教师接头,取得密切配合,巩固写字技能,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我常常发现学生练字时写的字有很大的进步,但家庭作业字却又退回到原来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因此,我在写字课上,反复告诫学生一定要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种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特别要抓紧日常各门作业这一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同时与其他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四、培养顽强的书写意志,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
常言道:“账要勤算,字要勤练”。写字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就得下苦功夫,就得坚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勤学苦练是古今书法家的共同之处。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我在写字课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而他的儿子王献之为练好书法曾写完十八缸的水,功到自然成,最终成为一代名家。这种方式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我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即教学生字时有机地进行写字指导。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练字的计划,确定练字时间,把老师的指导与家长的督促相结合,真正落实“天天练”。因为有了老师的指导,家长的督促,学生进步更明显了,兴趣更浓了。
总之,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最好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在书写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2.胡晓东 ,《培养写字兴趣的途径》,书法社团,2007年9月
3.孙晓天,《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实践与研究》,《中国书法》,2006年5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