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七至九年级课内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专题提升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七至九年级课内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专题提升精练(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3:17:34

七至九年级课内古诗词考点梳理

学习目标&

1. 能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 考查文言文时,课外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大都来自课内,主要考查学生能在新的语境中进行灵活

运用,正确阅读,理解文意,实现文言文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知识荟萃&

一、常见的考试题型有: (1)选择题

如: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B.①久而乃和.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C.①乃归.葺小室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测.也 ②夫大国,难测.也 (2)解释词语题

如: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食: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④会福唐刘彝赴阙: (3)翻译句子题

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1

(4)断句题

如: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断一处) 勇 多 则 弑 其 君 力 多 则 杀 其 长 (6)问答题

如: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二、通过近几年中考试题看出,全国各省市考查文言文阅读时,既有课内文言文,也有课外文言文,也有课内外对比阅读。具体内容包括解释实词、一词多义、虚词,断句、翻译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综合分析内容等。课外文言文考查的内容大都来自课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有效的复习:

A、立足教材,积累知识,归纳梳理

复习时要立足于教材,以课内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引导学生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归纳,积累文言知识,形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文言实词

中考文言实词考题中,要求解释的实词一般来自课内文章的课下的注释,因此应熟记书下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

1、一词多义

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2、古今词义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句中“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绝境”古

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指没有出路的困境。 3、通假字

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如: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 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2)名词作状语

2

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3)动词作名词

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奔”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4)使动用法

如: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5)意动用法

如: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 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6)形容词作名词

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隆中对》)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7) 形容词作动词

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二)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重点虚词有:之、而、以、于、则、乎、虽、焉、因、其、然、且、为、者等。我们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虚词的意思。

1、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2、之

(1)作代词,可以指代人,指代事、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 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七至九年级课内古诗词考点梳理 学习目标& 1. 能理解和把握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 考查文言文时,课外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大都来自课内,主要考查学生能在新的语境中进行灵活运用,正确阅读,理解文意,实现文言文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知识荟萃& 一、常见的考试题型有: (1)选择题 如: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B.①久而乃和.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C.①乃归.葺小室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测.也 ②夫大国,难测.也 (2)解释词语题 如: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食: ②同舍生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