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08年中考物理电路及欧姆定律

08年中考物理电路及欧姆定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4:17:16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初 三 物 理

中考专题复习 第八单元 电路及欧姆定律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理解并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5、知道电压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理解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电压相等。

6、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7、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8、常识性了解电阻箱的构造。

9、掌握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10、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知道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1、电路的组成、识别、连接。

2、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联系。 3、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注意滑动变阻器及开关的通断,对电路的影响。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电路是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用电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家庭中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电源是提供电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开关是用来控制用电器工作,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导线是用来连接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的,常见的导线是金属导线。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2、短路的危害

直接用导线把电源连接起来,中间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电流过大,易烧坏电源和导线的绝缘层,甚至引起火灾。

3、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加有电压时,这些热运动的电荷就在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绝缘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绝缘体两端加上电压也不能形成电流。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例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其导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电路。

图甲中的L1和L2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L1和L2首尾相接,逐个顺次连接起来,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一个开关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如图乙中L1和L2所示,它是把用电器并列起来的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路中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部分,并联的各个用电器要各用自己的开关控制,如果要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应该在干路中设置开关。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同时存在着串联和并联,这种电路叫混联电路。 5、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a,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荷的定向移动有三种可能:正电荷定向移动,负电荷定向移动,或者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 电流方向的规定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电子存在的情况下做的决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移动的电荷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所以实际上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电流是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

甲乙L1L2L1L1L2L3丙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发生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定电流的存在,从而去认识电流。

电路中电流方向由电源的正极到电源的负极。

b,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强弱可使用电流表。使用时要注意: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要测量的那部分导体的电路中,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根据相应量程会正确读数。使用电流表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它直接接到电极 间。

6、电压及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是一个表示正电流起因的物理量,是形成电流的原因。通常把这类提供电压的器件称为电源。

b,电压的测量要用伏特表,测量时要将伏特表并联在测量部分电路的两端,伏特表的正接线格跟电源正极一端相连,要根据测量部分的电压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根据量程的数值和每一小格数值正确读出电压数。

7、电阻及变阻器

a,电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导体本身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和外界条件无关。

对电阻的公式R?U,千万不可理解为电阻和所加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的电流溶度I成反比。这个公式它告诉我们要测某段导体,从电阻可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及这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R?U即可推得。 I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要掌握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必须同时使用上、下两个接线柱,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强度。 8、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a,从数学角度来看,I?U,是U、I、R三个量的简单代数式,当电阻R一定时,导R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U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要特别注意定律叙述中两处出现“这段导体”的文字。公式I?U所反映的是同一R段电路的I、U、R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解题时要注意这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电流、电压和电阻,不要把不是同一段电路的I、U、R代入公式I?U中去。绝不能用这R个电阻去除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不能用这个电阻去乘另一个电阻所通过的电流强度,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9、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仅以两个电阻为例) 电路图 R1I1R2U2UI2电流 I=I1=I2 总电流等于电压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电阻 R=R1+R2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电压分配或电流分流 功率 P=P1+P2 总电功率为各部分电功率之和 U1U1R1 ?U2R2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IR 各导体上的电流 I=I1+I2 U1I1II2R1R2U2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111?2 I2R1??RR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P=P1+P2 总电功率为各部分电功率之和 各支路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例题选讲】 例1、根据下图甲、乙两个电路图识别小灯泡是怎样连接的? 解:根据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特点,我们从甲图上可看出电键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到a点分成两路,分别经L1和L2后汇合于b再回到电源负极,小灯泡L1和L2分别在两条支路上,所以两盏小灯泡是并联的。 图乙的电路不可直接识别,可以在分析电流方向的基础上,画出它的等效电路,再判断电灯的连接方式。图丙是图乙的等效电路,不难看出L1和L2是并联的。

aL1sb甲sL2L1乙sL1L2丙L2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搜索更多关于: 08年中考物理电路及欧姆定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初 三 物 理 中考专题复习 第八单元 电路及欧姆定律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理解并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5、知道电压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理解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电压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