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西昌中心小学
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为促进各海南省各市、县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我中心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指导下,按照督导评估制度的指标,坚持 “依法办校、民主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狠抓内部管理,巩固“两基”,与时俱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的“两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基本情况
西昌镇西昌中心校共有五所学校,其中西昌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344名;其余四所学校是教学点,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169人。中心校共有在职教职工49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基本达标,西昌中心小学现建有学生实验室、图书室、仪器保管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红领巾广播室等功能室10余间,图书室藏书量达一万余册,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领导职责(150分)
1、能把教育工作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政策性和措施,得10分;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得5分;有年度实施计划和措施,得5分;各项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有总结和分析,得30分。共计得50分。
2、推进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等,得40分;明确教育工作职责,明确责任目标,得10分;建立健全各类教育工作制度,每年召开常务会,得10分;建立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并落实,得10分;教育法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得30分。共计得100分。
二、经费投入与管理(200分)
1、教育事业经费单独列项,预算和决算都做到“三个增长”,得33分;年初预算体现增长要求,得3分;政府每年向人大报告教育预算执行情况,得4分。共计得40分。
2、专项资金按时足额伯父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得10分;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得20分;中央和省下拨的教育专项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得10分。共计得40分。
3、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保障待遇落实到位,得10分;绩效工资分配方法、执行效果较好,得10分。共计得20分。
4、公用经费每学期开学前拨付到校,得10分;学校编制经费预算并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得5分;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公示,得5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经费,
全额上缴财政专户,得5分;财政按时足额返还学校经费,得5分。共计得30分。
5、学校“普九”欠债化解已完成100%且无纠纷,得10分。共计得10分。
6、建立辅助贫困学生制度,效果显著,得15分;按规定将生活补助专项资金足额发放给学生,管理规范,得15分。共计得30分。
7、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年审和公示制度,得20分;县级政府加强对教育乱经费得查处,得5分;近3年无教育乱收费,得5分。共计得30分。 三、教师队伍建设(200分)
1、按照教职工编制合理配齐人员,得15分;及时调整学校编制,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得15分;教师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得20分。共计得50分。
2、中小学校长依法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得15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人事制度改革,得10分;落实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效果显著,得10分;明确中小学岗位设置,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得15分;不断优化校长和教师队伍,成效显著,得10分。共计得60分。
3、教研机构落实编制并配齐人员、管理规范,得10分;有独立得教师培训基地,得10分;培训基地设施满足需求,得10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得10分;有胜任工作的
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得10分;专项教师培训经费满足培训需求,得5分;农村学校按要求安排农村教师培训经费,得5分。共计得60分。
4、建立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得4.5分;实行城区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教且有成效,得4分;出台鼓励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或边远地区任教,得4.5分;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8.5分。共计得26.5分。
(扣分原因:虽然建立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但还不够完善,扣0.5分;实行城区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教,但收效甚微,扣1分;有出台鼓励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或边远地区任教,可总流于形式,扣0.5分;已经采取措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应继续加强力度,扣1.5分。共计扣3.5分) 四、办学条件(200分)
1、学校布局结构比较合理,得6分;学校规模基本符合省要求,得24分;班额有些不符合要求,得24.4分。共计得54.4分
(扣分原因:学校超出规定标准28人,扣5.6分。共计扣5.6分。)
2、生均校园用地面积达标,得10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标,得10分;得5分;师生生活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