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第八章 设计与思维 思考题答题要点
1. 什么是设计思维?
思维是人们头脑对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琢其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设计则是通过改变自然物的性质,形成为人所用的物品。人借助于思维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此设计与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是前提,限定了的思维的范畴,\思维\是手段,借助于各种表现形式,最终形成设计产品。
设计思维不仅要求设计师有较高的审美敏感度和扎实的形象表达技能,心手协调,而且要求设计师能对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作出思考和研究,通晓与设计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不断地激发直觉和创造力,提高设计的文化品味。 2.为什么说在设计过程中想象是创意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设计师对已有的感性形象综合分析、提炼、加工,创造新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创意,要以想象为先导,然后去拓展,去升发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最后获得创造的启示。
无论从事哪一类的艺术创造,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想象思维。这是被许多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经历所证明的。
3.简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廖军先生的诱导创意训练。 ① 从题材方面进行诱导:
选择什么题材――古今中外,民间艺术,自然景观,科学技术等。 从什么角度选择题材――人类思想意识,自然形式美,科技动态,艺术原理,宗教信仰,人生礼仪,民谷事象等。
反映什么风格――古典,现代,优雅,浪漫,自然,前卫,奇特,梦幻,乡俗,田园等。
展现什么情感――热情,开朗,欢快,豪放,奔涌,忧郁,悲伤,痛苦,自豪等。
② 从形象处理方面进行诱导:
组合――用什么材料,什么形象,什么素材,什么方法,如何组合,组合的秩序,组合的部位等。
渐变――色彩的渐变,色调的渐变,形态的渐变,大小渐变,粗细渐变,造型渐变,材料渐变,结构渐变等。 添加――添加的内容,添加的形式,添加的大小,添加的次数,添加的长短,添加的厚薄,添加的疏密等。
简化――减去什么,化整为零,简洁,缩减等。 打散重排――结构打散重排,色彩打散重排,线条打散重排,形象打散重排,材料打散重排等。
颠倒――位置颠倒,组合颠倒,材料颠倒,主次颠倒,内外颠倒,形态颠倒,步骤颠倒等。
③ 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诱导:
综合类比――排除事物之间复杂的表面现象,找出他们相似的特征进行综合的类比。
直接类比――从自然界和人造物中直接寻找与创作对象相类似的因素作出
类比。
拟人类比――将创作的对象进行\拟人化\处理,赋予其感情色彩。 象征类比――借助事物形象或符号进行抽象化、立体化的形式类比。
因果类比――在两种事物、两种形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中进行类比。 6. 想像有哪三种方式? ①再造想象; ②创造想象;
③联想,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相反联想等四种形式。 5.激发设计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① 头脑风暴法; ② 弋登分合法; ③ 属性列举法; ④ 六W设问法; ⑤ 仿生模拟法; ⑥ 扩图转换法。 第九章 设计的历史 思考题答题要点
1.人类何时产生了设计意识?
人类的设计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为了抵御天敌,抗击自然灾害,原始先民开始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这锻炼了原始人的观察、判断、比较等思维能力,当自然物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就对自然物进行简单的加工,这 样便出现了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却是摆脱了按照本能和直接的肉体需要来建造,而开始能按照任何一种动物的尺度去生产,这种把自然物改造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活动,就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开始。 2. 评价汉代设计杰作《长信宫灯》
汉代的灯具造型丰富,构思奇特,有着非常高超的水平。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长信宫灯》,通过一个宫女手持灯具的造型,利用虹吸原理,将灯油的烟气,排放到在身体中贮存的水里,使烟气进行自然净化。同时,在灯具部分,利用灯罩旋钮的开合,调节灯光的亮度,使灯光产生不同的变化。这件作品的设计思想超越了时空,以至用今天的设计观点看来,亦是难得的佳作。 3.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设计的主题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大批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被兴建起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反映了当时佛寺建筑的盛况。现存北魏时期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留存至今我国最早的佛塔,和其他佛教美术形式一样,佛教建筑也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些外来建筑类型一经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便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形式。此外,北魏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开凿了去冈石窟,迁都洛阳后又开凿了龙门石窟,还有规模巨大的敦煌石窟、天龙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佛教内容成为当时建筑设计的主题。
4.隋唐时期的瓷器作品有何特色?
隋唐两代中国的陶瓷生产进入繁荣阶段。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两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隋瓷的器形设计较为秀气,以龙颈双腹瓶最具特色。唐瓷装饰以花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
多,有印花、洒花、堆贴、釉下彩和釉绞胎等。唐代最具特色的陶瓷器还是被称为\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它主要采用黄、绿、白三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兹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远销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各地。
5.\明式家具\的特色如何?
明代家具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为\明式家具\,其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致使明式家具隽永古雅、优美舒适、纯朴大方,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完善统一,被誉为我国家具设计史上的顶峰杰作。 6.简述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基督教会在思想意识的各个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支配着中世纪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设计艺术也受到宗教的影响而倾向于精神性的表现。受其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代表着中世纪设计水平的是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穹隆顶,高耸的尖塔,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在着力强调建筑物的垂直因素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高拔、挺直的建筑形式。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的小尖塔,整个教堂建筑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上端都设计成尖形,形成一股向上的冲劲和动势,同时也体现出神的至高无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教会势力在封建社会中无比强大。 哥特式建筑在装饰设计上也十分讲究。设计家们从拜占庭教堂中的琉璃画中吸收灵感,创造了镶嵌彩色玻璃窗画,其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单纯的轮廓与彩色玻璃的结合,使教堂内部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色彩缤纷的神秘气氛,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
7.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19世纪末期,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莫里斯根据设计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设计原则:
第一,优秀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第二,由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比单纯出自技术和机械的产品要优秀得多。 第三,艺术家只有和工匠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
在莫里斯的影响和倡导下,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了复兴手工艺品的热潮,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协会\成为高潮,设计史上称这一运动为\工艺美术运动\。
8.包豪斯提出了怎样的设计理论?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创立了第一所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机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这个词是由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生造出来的,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在设计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9.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性设计风格有哪些?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严格地说应当称之为\现代主义之后\,它以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其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形式风格。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缺乏人情味的理性而冷酷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观念,倒不如说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
其代表性设计风格有:A.高技术风格;B.曼菲斯设计集团;C.新现代主义
10.你认为当代设计发展趋势是什么?
进入90年代,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这种融合和并存的状态有时看上去似乎是互为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然而,在即将走完20世纪的最后十年,人们似乎正在通过设计这样一种方式来回顾本世纪的发展历程,复古的、折衷的、现代的、后现代的??,光怪陆离,异彩纷呈,但它们却也拥有着共同的理念,那就是站在世纪之交的节点上,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的世界,创造人类的未来。
1987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这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则,在这个原则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潮和设计风格,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组合设计等,其中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设计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代表了人类现代设计的一大主题,而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则是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两种方式,随着人类认识和设计探索的深入,人类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方式还会不断涌现,但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三位一体,最终达到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化生活方式实现的目的。
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主题为\工业设计――人类发展的要素\第十一届年会上,大会试一试彼得罗?拉米兹?瓦茨贵兹先生指出:\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第十章 设计师 思考题答题要点
1. 如何理解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 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等众多学科特点,它呈现出众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而是一种融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融于设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设计在它的萌芽时期,就不自觉地与许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其次,设计的综合学科性质还体现在体系的构成上。 2. 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美国著名设计师A?J?普洛斯总结出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①敏感性:即关心周围世界,能设身处地为他考虑,对美学形态及周围文化环境的意义怀有浓厚的兴趣;
②智慧:一种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天生才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