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的科技成就,掌握魏晋时书法、绘画、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述法与诱思法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提炼本课的基本知识点,结合作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与思想成就表”,提综合归纳能力 情惑、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贾思勰、祖冲之等人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2.通过对科学家和成就的学习从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通过王羲之书法的介绍,使学生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顾恺之的人物画和两个石窟的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5.通过对石窟艺术的介绍,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无比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地展现在世人 面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和《兰亭序》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学完这一课,我们就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讲授新课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出示贾思勰图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贾思勰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贾思勰是北朝著名的农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撰写了《齐民要术》。这部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 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师提问:贾思勰是怎样编成这本农书的?
学生回答:广泛参考前人著作,大量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谚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总结自己生产实践的经验。
(3)教师提问:这本书为什么在我国乃至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提示学生回答出《齐民要术》的内容及影响。理解“论从史出”的学史原则。
学生回答:《齐民要术》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本书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2.祖冲之和圆周率
(1)出示祖冲之画像图,然后引导:我们在课上比一比,看谁收集到的有关祖冲之的资料详细、具体、生动。
学生回答: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主要着作是《缀术》。祖冲之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不仅在数学上,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伟大的贡献,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求得比较准确的圆周率。
(2)教师提出疑问: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
在学生带着疑惑的情况下,老师利用圆规和三角板在黑板上画一个直径一米长的大圆,开始割圆。指出:祖冲之用割圆术这巧妙的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多边形的边数越多, 越接近圆周的长度。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情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空前精确得多的圆周率数值。这是的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 字,直到1000年以后,西方科学家才得出一个同样的数值。
(3)通过对祖冲之和圆周率的了解,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和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