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地理新优选大一轮鲁教版课时规范练20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0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时规范练第40页
下面图1和图2是我国某大城市的城区略图及城区的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该城市的形态是( )
A.带状 C.星状 A.河流阻隔 C.交通便利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由该城市人口密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存在三个人口密度高值区,说明这三个高值区为城市的三个发展中心,城市用地比较分散,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属于组团状的城市形态。故选D项。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位于两河交汇处,由于河流的阻隔,形成了组团状的城市。故选A项。
B.棋盘状 D.组团状 B.地形平坦 D.人口增长
2.形成图中该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下图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4.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交通 C.地形、矿产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在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内,我国城市密度大,城市相对密集。第4题,由经纬度可知,P处城市呈带状的主要原因是兰新铁路从此经过,并且此处地势相对平坦。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第5~6题。
B.土壤、矿产 D.地形、交通
5.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6.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第6题,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形成城市较早;有大道、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故城市规模较大。 读图,根据中心地理论,完成第7~8题。
7.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 ) A.门槛人口增加 C.级别增高
B.功能增多 D.消费人口增多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副中心城市影响的范围与人口数相同 B.四个副中心城市服务的范围以行政区为界 C.小城镇M不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
D.副中心城市A、B对小城镇M的服务存在竞争性 答案7.D 8.D
解析第7题,新建高速公路,使得较远距离的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有了便捷的交通,会使较远区域的人群和产业进入中心城市,所以中心城市的消费人口增多。第8题,小城镇M位于副中心城市A、B之间的中点位置,且A、B规模相当,因此二者对小城镇M的服务存在竞争性。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中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级数(人口规模等级)是( ) A.2级 C.4级 A.城市数量多 C.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9.D 10.B
B.3级 D.5级
( )
B.城市分布均匀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
10.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第9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区域城市等级包括700万及以上、400万~700万、200万~400万、50万~200万、小于等于50万人口五个等级,故选D项。第10题,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数量多,A项对。城市分布不均匀,中部城市密集,南北相对稀疏,B项错。城市化水平高,C项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D项对。故选B项。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种集市的时空分布图。该区域行政隶属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地名中的数字表示“日历逢几”,如数字2表示每月的2、12、22日人们在此赶集。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根据图中公路的分布和走向推测,该区域的河流( ) A.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呈向心状在甲处向北流 C.干流由东南向西北流向 D.泥沙含量上游大于下游
12.该区域最高一级的中心地是( ) A.甲 C.丁
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该地位于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为马蹄形盆地。交通线路和城镇大部分沿河布局。由此推断,盆地内部聚落沿线附近可能有河流经过。盆地边缘多低山,地形较为复杂,公路一般顺势沿切穿河谷通过分水岭。甲处公路向北延伸通向盆地外部,说明公路附近河流大致为南北流向。干流在甲以北沿公路线切穿盆地,形成了天然交通孔道。综上所述,内部河流呈向心状汇流。河流由戊流向甲。故选B项。第12题,由图判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甲。甲处集市日期与其他中心地全部错开,是为了方便其他地区到甲处赶集,以消费种类更多、层次更高的商品和服务,说明甲处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区域。同时甲处也是距离上级中心地最近的地区,与外界交流更为密切。故选A项。
克拉玛依为我国西部的石油工业重镇,建于1958年。2013年,克拉玛依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59∶86.64∶12.77。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和1990—2007年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B.丙 D.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