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与班级管理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要求: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原因:教师的劳动与其它劳动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去直接影响劳动的对象;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教师的要求、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等,无形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2.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这种创造性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是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才外,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处理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教师的教育机智也是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3.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在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
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教师的劳动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没有教师的劳动,年轻一代就不可能有他们个人的幸福和前途。
2.个人价值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者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的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此外,教师劳动还能得到其他一般劳动者得不到的乐趣。教师的劳动也来至学生平日的进步,来至桃李满天下,更来至学生毕业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5
教师的素养
1.高尚的师德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的师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教师的道德还突出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2.现代人的素质
教育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教师个性品德的现代化,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个性品德的现代化,不仅是促进学生个性品德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
3.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做好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 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机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此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必须大大地超出教学大纲要求。
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创造和写作能力、广博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教师要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仔细阅读材料,分析肖老师的做法符合拿几条教育原则?
高一(2)班的语文自习课上,几个同学在议论“男同学留长发好不好看?”肖老师听见了,感兴趣地问“结论呢?”他们都摇摇头。
看着几个不肯剃长发的男同学,长发被高领毛衣拱起,翘得像要下蛋的母鸡尾巴,肖老师忽然问道:“想要听听我的意见吗?”这下,几个同学可来劲了。
“要听就大家一起听!”肖老师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说。当其他同学都明白了肖老师要将什么时,也都来劲了。王毅同学还大声喊道:“我们要听真话。”他的画外音肖老师是明白的。
“大家知道吗?最有权威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什么人?是女同学。因为男同学留长发是给女同学看的。”肖老师的语音刚落,全班轰了一下,许多男同学都低下了头,有几个留长发的男同学尴尬地红了脸,厚脸皮的王毅也只是笑,他的嘴巴可老实多了。“我想女同学是不会公开回答这个问题的”,肖老师接着说:“但根据报道,女同学普遍觉得男同学留长发显得疲塌,不精神,缺乏活力。”
渐渐地,班上留长发的男同学越来越少了。
肖老师的做法符合这几条德育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青春期心特点。
2.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要听大家一起听。 3、疏导原则——以理服人
6
7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