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风险应对方案
决方案落实到位,风险主管部门对每一风险管理责任部门逐一进行风险访谈。为了提高访谈质量,增强访谈的权威性,访谈前,风险主管部门通过公司文件的形式下达访谈通知,明确提出访谈目的、程序、内容、应准备的资料等要求;访谈后风险主管部门再明确管理策略、落实管理部门、了解防范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访谈结果,逐一提出风险的防范建议,制定《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意见》,下发到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对照执行。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参照“风险防范意见表”,梳理现有业务管理流程,在对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进行补充完善的基础上,从风险的防范的角度,建立健全重要业务流程,完善现行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对风险的动态管控。 (2) 风险主要指标定期监控机制。
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针对每一个风险,制定能够反映其发展变化的若干定性或定量指标,下达相关责任部门,有责任部门按期将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上报。之后进行风险分析。对重要和风险标准应:①在风险管理报告中进行了重点披露;②及时督促责任部门进行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调整和改进。 (3) 风险管理责任单位期末定期自评价机制。
为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提高,相关责任部门要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础建设与运行情况、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改进建议、风险的管理情况(包括风险监控指标的预警情况、风险或损失事件发生情况、应对方案的实施及改进情况)等方面对风险防范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风险管理自评价报告.》,提交风险管理主管部门。通过责任部门风险管理自评价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详细了解、掌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控制的详细过程,掌握责任部门在风险防范过程中尽职尽责的情况,为工作考核提供依据,为下一阶段风险防范提供经验。
(4) 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
风险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是全面风险管理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为此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对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辨识评估、风险指标监控及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价,监督和考核;同事采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风险防范效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考核,及时发现工作的缺陷和不足并组织力量加以改进,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风险防范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强化内控执行力,建立风险管理监控与改进的长效机制,保证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六、风险应对的保障措施
1.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活动,提高决策质量
风险管理部门针对重大经济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开展专项风险评估活动,深入剖析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控意见和建议,从源头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
2.运用信息系统,动态评价管控效果 相应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将风险应对方案运用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填写上传,并将方案的落实情况按一定时段动态填报,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填报情况动态评估啊,将信息及时反馈相应责任部门,不断改进中大风险应对措施。监控预警指标设计的单位和部门根据指标采集频率,提前将数据通过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如实输入填报。
3.开展专项风险管控活动,提高管控能力
通过辨识评估确认风险单位,在制定风险应对意见的同事,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选择1-2个亟待管控风险,开展专项风险管控治理活动,并将选择的风险和具体的管控实施方案,形成书面文件主机报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备案。风险管理部门讲一句各单位报送的方案动态考评风险管控效果,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
4.加强工作调度,建立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动态收集各类风险管控信息,定期进行工作调度和工作小结,定期开展效果分析,年终出具风险管控报告,实现风险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七、风险应对方案
(一)公司层面重大风险应对 1. 公司战略风险应对方案
发展战略指公司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依据总公司总部的战略规划和下达的经营任务,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1) 风险产生原因
a.战略调研与分析的渠道缺乏或信息获取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导致制定的发展战略脱离整体外部环境或与公司内部资源不相匹配。
b.战略目标没有充分分解,或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无法落实到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c.缺乏有效的战略执行手段和保障措施,公司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政策、流程再造等方面与战略脱节。
d.发展战略方案不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
(2)风险涉及部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总经理办公会
(3)风险涉及的管理和业务流程:发展战略制定流程、战略规划实施流程、战略评估与调整流程。
(4)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偏好:为公司找准市场定位,为内部控制设定了最高目标。
风险承受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发展战略机构,保证公司涉及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研发战略、人员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管理规定。
(5)风险应对方案:
a.建立科学的战略风险控制体系。综合管理部负责确定战略规划制订和发布。公司战略规划须上报总经理审批,经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后上报董事会批准。
b.综合管理部与各单位积极沟通,定期组织经营研讨会及时发现战略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经营计划监控、重点工作监控等手段跟踪检查战略的实施情况,不定期向领导反馈。经营研讨会一年不少于两次,且需在11月底之前完成。
c.制定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财务部会同各职能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制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方案,并组织各分项考核管理部门制定各项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汇总形成年度目标责任书草案,通过协调会议的形式,制订公司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书。财务部根据目标责任书,与每年12月底之前汇总各分项考核得分,形成年度考核结果,经总经理办公会/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供人力资源具体应用。
d.加强企业管理者素质。战略的制定离不开管理者知识的储备和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者须对企业内外环境、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资源有系统的了解。各职能部门管理者须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并于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专业知识学习及考试。
2.货币资金管理风险应对方案
货币资金管理风险是指包括因现金管理的安全隐患、资金使用效率不足等可能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 (1)风险产生的原因: a两金占用过高;
b.企业资金预算编制不准确,现金预算只能做到年度,至多分解到季度,不能
分解到月或周;
c.银行贷款过多,筹资渠道单一; d.资金被挪用、欺诈和贪污。
(2)险涉及的管理和业务流程:资信证明等银行票据流程、分子公司网银监控流程、资金集中管理流程、银行余额调节流程、银行账户管理流程、 (3)风险涉及的部门:财务部、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分子公司财务部。 (4)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偏好: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企业发展的未来风险。 风险承受度:将因资金管理风险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5) 风险应对方案
a.统一调度资金;检查、考核资金预算、计划执行结果;动态监控公司现金流量,控制资金风险。
b.超出定额预算外资金付款,原则上不予办理。确需支付的,由使用部门提出付款申请书,并写明详细付款理由,经资金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批后,持付款凭单及审批后的付款申请书到财务部办理付款业务,这样减少了资金占用,降低了资金管理风险。
c. 应收款项超期未收回的,根据超期时间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①应收款项超过60天的,财务部以超期应收款项清单的形式报风险管控办公室备案,并向责任部门下达书面督导单限期(期限在30天内)收回,责任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按期回款。
②应收款项超过90天的,财务部向风险管控办公室提报书面的风险预警意见,风险管控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出具风险评估意见,经重大
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签批后,向责任部门下达书面督导单限期收回,责任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按期回款。
③应收款项超过180天的,风险管控办公室出具书面意见报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批准后,进行效能监察,追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3.资金保障风险应对方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