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列车舒适度检测测试系统开题报告 - 图文
中 北 大 学 信 息 商 务 学 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14年 2 月 16日
石飚
学 号: 10050542X14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自动化
列车舒适度检测测试系统
岳凤英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
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1140102,为10位数),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专业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铁路交通的蓬勃发展[1],中国铁路交通也迅猛发展起来。21世纪,中国铁路将逐渐跨入以“高速客运、重载货运”为特征的新时代。随着铁路现代化发展,传统的运输系统不断面临许多新难题。行车速度愈高,安全问题愈显突出;既要保证高速列车不倾覆、不脱轨,又要保证机车车辆运行平稳、舒适;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振动,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和装货物的完整。因此,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总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铁路大幅度提速和高速铁路的兴建,铁路将成为人们工作和出游旅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列车运行质量、车厢内环境和服务质量等影响列车舒适度的因素缺没有收到足够重视,缺乏监督检查设备、检测标准和对舒适度的控制管理手段,难以保重旅客的乘车舒适性,不适应铁路旅客运输安全、高速舒适协调发展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状况,确保铁路“安全、经济、快捷、舒适”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客车舒适度、平稳性的评价与检测是必要的。 铁路系统提速后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列车运行质量、车厢内环境等影响列车舒适度的因素却依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因缺乏监督检查设备、检测标准和对舒适度的控制管理手段,旅客乘车的舒适性难以得到保证,不适应铁路旅客运输安全、高速、舒适协调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的质量的提高,对交通工具的舒适度的要求也逐渐上升。目前舒适度的概念主要是指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考虑符合人体生理特性的要求,是以人为主体。所以进行客车舒适度的评价与检测是必要的。世界各国提速改造已把与舒适度相关的因素如噪声、振动控制到环保的等级下。现在国内的列车舒适度的检测仪只局限于振动舒适度的检测,而实际上在列车上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振动、温度、湿度、噪声、空气清新质量等。 当我们乘汽车外出旅行时都有这样的体会,碰到崎岖不平的路段,车会颠簸得厉害,影响到我们的舒适度。乘坐火车,其实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铁路路基和公路一样,也会
因各种原因发生沉降,使得钢轨的位置发生上下或左右的偏移。假如不及时调整,我们会感到颠簸或摇晃,不仅会影响到旅客乘坐火车的舒适度,严重的还会影响行车安全。以前检测轨道的习惯做法,靠的是人用肉眼贴着钢轨看,其局限性十分明显。首先是夜间视线不好,即使打上轨面灯也看不了多远;其次是即使看到了变形,也难以准确获得数据,只能凭经验估算,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尤其对长距离的轨道变形更难以检测出来。以前检测轨道的习惯做法都写了,现在用什么方法也得写一下,之后还应该写一下课题研究实际作用或者意义在哪?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为几段写,第一段太长了,标点一定要用中文的,) 目前,铁路在世界范围内正处在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即高速时代的发育阶段\在19世纪末第一个铁路黄金时代,由于工业机器生产所带来的振动危害,社会公众从追求舒适环境出发,要求提高旅行舒适度从那时起,铁路就十分重视从研究振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出发,开展改善乘坐舒适度的研究,这就是平稳性指标研究的由来\现在,高速将带来更为严重的振动问题,社会生活的提高对舒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迎接铁路高速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弄清平稳性所表述的物理和数学概念,回顾历史的成果,将无疑会对高速平稳性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振动是人体产生不舒适感的主要因素,人处于振动环境中,不仅会引起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页疲劳,还会发生人体内部器官及全身组织与外界振动共振或谐振的可能\随后的研究表明,只要确保振动品质满足人的舒适度要求,工程应用的其他要求就不足为虑了\在铁路方面最早开始舒适度研究的是德国的E#Sperling和法国M#Maujin,以后由英国的J#C#Loach发展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3]\对于舒适度和平稳性的检测和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ISO)和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即UIC)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年ISO 26315《振动和冲击对人的影响的评价准则》标准提出后,对人体受整体振动的评估作出了广义的规定,使过去的振动舒适性评估方法过时\基于铁路客车的特殊性,国际铁路联盟经多年努力在原有ERRI B153标准的基础上,又参考了ISO2631的要求,于1954年正式颁布了UIC 513《铁路车辆内旅客振动舒适性评价准则》推荐标准。日本、德国、美国和法国经过专门研究,特别是通过大量试验,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适合本国应用的具体方案,如德国Sperling平稳牲指标、日本等舒适度曲线。我国国家标准局和铁道部也制定了相应标准,即GB 5599一85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鉴定规范》和TB/T2360一935《铁道车辆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及评定标准》这两个标准自制定以来,为铁道机车车辆的生产和改造提供了依据。在以前的列车运行系统中很少对其舒适度、平稳性进行测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