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颜色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应≥0.95。 注:当碎石或卵石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6、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进行碱活性检验时,首先应采用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骨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
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碱活性检验;当检验出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碱活性检验。
经检验判定骨料存在潜在碱-碳酸盐反应危害时,不宜用作混凝土骨料,否则应通过专门的混凝土试验,做最后评定。
经检验判定骨料存在潜在碱-硅反应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3kg/m3,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三、验收:砂石在采用大型工具运输时应为400m3或600T
砂的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石的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 四、取样:
从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分布,先铲除表层,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质量的份数。 石子为16份,砂8份。
除筛分析外,当其余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应加位取样进行复验。当复验仍有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样品取回后将样品堆成圆饼形,用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分成大致相等的四分,取对角的两份再进行缩分。 砂、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五、砂的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g) 含水率 500 堆积密度 —— 表观密度 300 颗粒级配 500 含泥量 400 泥块含量 200 1、颗粒级配: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注:当试样的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再进行筛分。 试验前应先用10.00mm的筛过筛,并计算筛余,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250g),置于套筛上(5.00、2.50、1.25、0.630、0.315、0.160、底盘mm)
最上一只筛中,装入摇筛机筛析10min,然后按筛孔大小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直至所有筛子全部筛完。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质量(精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乘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计算分计筛余(αi):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至0.1% 计算累计筛余:?i???i?1ni 精至0.1%
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至1%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f???2??3??4??5??6??5??1100??1 精确至0.01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2、表观密度:用于测量砂的表观密度。
称烘干试样300g(m0)装入有半瓶水的广口瓶中,搅拌水中砂排除瓶中气泡,加满水后盖上玻璃板静置24h,加满水使玻璃板下没有气泡。擦净瓶与玻璃板外表水,称其质量(m1),倒出试样与水并洗净瓶内外与玻璃板,加满广口瓶并盖上玻璃盖使盖下没有气泡,擦净瓶外的玻璃板,称其质量(m2)。
计算:
30???????1000 精至10kg/m t?m?m?m?21?0??m?αt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见下表
水温℃ αt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8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 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关于m0+m2-m1是体积的解说:
水 一部分水+砂
+ 砂 = + 排出水 m2 m0 m1
排出水的质量为:m0+m2-m1,又因水的密度是1g/mm3所以m0+m2-m1为排出的水的体积,又因广口瓶体积是一定的,加入多少体积砂,就排出多少体积水,所以m0+m2-m1,最终为砂的体积。
3、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用5.00mm的筛过筛,取筛下部分做试验。
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有漏斗或铝制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m1)直至试样装满。用直尺将多
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紧密密度:取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m1)内,装完一层在筒底垫一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各25下,然后装第二层,装完后筒底垫与第一次垂直方向的钢筋,同样颠实。加满后用同样方法刮平。称其质量(m2)。
堆积密度(紧密密度)?l??c??m2?m1?1000 精至10 kg/m3 v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空隙率:?l???1????l????c ???100%??c??1????????100% ?4、含水率:适用于测定砂的含水率
称取试样500g,放入干燥容器(m1)中,称取重量(m2),将容器与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称取烘干后试样与容器总质量(m3)。
含水率:?wc?m2?m1?100% 精至0.1%
m3?m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 含泥量:
①、标准法:(本方法适用于粗砂、中砂、细砂的含泥量,不适用于特细砂。)取烘干试样400g置于容器中,注入高出砂面约150mm的水,充分拌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将浑浊液倒入1.25mm、0.08mm的方孔套筛中,滤去小于0.08mm的颗粒。直洗到水清澈为止。将筛上颗粒烘干,称得质量为m1。
②、虹吸管法:(一般用于特细砂)称取烘干试样500g(m0)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高出砂面约150 mm的水,浸泡2h,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使砂与粘土等分离,用搅拌棒单方向均匀搅拌1min,以适当的闸板闸水,使水停止旋转。经20~25S后取出闸板,从上到下用虹吸管细心的将浑浊液吸出,虹吸管最低位置应距离砂面不小于30mm;再注入清水,直到吸出清水为止,把余下的水吸干,并烘干试样,称砂质量m1。
计算:?c?400?m1?100% 精至0.1%
400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6、泥块含量:将砂过1.25mm筛,取筛上为试验样品。特细砂按实际筛余量取。
取试样200g(m1)置于容器中,注入高出砂面150mm的水,充分拌匀后浸泡24h,用手在水中碾碎
泥块用0.63mm筛淘洗,直至水清为止。取下筛上试样烘干。称重(m2)
计算:?c,l?200?m2?100% 精至0.1%
200以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六、石的检验方法:
1、颗粒级配:适用于测定卵石或碎石的颗粒级配
公称料径(mm) 10.0 16.0 3.2 20.0 4.0 25.0 5.0 31.5 6.3 40.0 8.0 63.0 12.6 80.0 16.0 试样最少质量(kg) 2.0 按上表称取试样,将之样放入套筛中进行筛析。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1%。
注:当筛余试样的颗粒粒径比公称粒径大20mm以上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拨动颗粒。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质量(精至试样总质量的0.1%),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乘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计算分计筛余(αi):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至0.1% 计算累计筛余:?i???i?1ni 精至1%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表观密度:
试验前筛除5.00mm以下的颗粒。
称取烘干如下表质量的试样(m0)装入有半瓶水的广口瓶中,左右摇晃以排除瓶中气泡,加满水后盖上玻璃板静置24h,加满水使玻璃板下没有气泡。擦净瓶与玻璃板外表水,称其质量(m1),倒出试样与水并洗净瓶内外与玻璃板,加满广口瓶并盖上玻璃盖使盖下没有气泡,擦净瓶外的玻璃板,称其质量(m2)。
公称料径(mm) 10.0 16.0 2.0 20.0 2.0 25.0 2.0 31.5 3.0 40.0 4.0 63.0 6.0 80.0 6.0 试样最少质量(kg) 2.0 计算:
30???????1000 精至10kg/m t?m?m?m?21?0??m?αt水温对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见下表
水温℃ αt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