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开城中学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选择题30题 共60分)
1、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C、铁犁牛耕的普及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3、《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4、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5、首次发现美洲大陆的航行是在哪一个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的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6、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海上航路是
A、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 D、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7、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实质是
A、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 8、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根源是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意识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 9.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春秋时期品种基本具备 10.
1
A
B“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C“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D
11.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 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政府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12.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启下”的具体表现是( )
①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奖励实业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14.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官僚地主 一般商人 手工作坊主 华侨商人 所占比例(%) 30.86 18.52 7. 41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2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15.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经被突破
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7.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8.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19.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A. 主要靠其内在发展 B. 主要靠外在动力 C.主要靠古罗马法制 D.与对外掠夺有关 20.牛庄,1887年每包300斤重的洋纱售价57两,当地同量土纱售价却达87两。洋纱和土纱之间的价格差距所导致的后果是( )
A.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增强 B.洋纱无利可图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C.土纱和洋纱相比质量优势明显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1.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22.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2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
3
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②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24.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洋泾兵英语 词意 Sandwich 三明治 夹肉面包 Beer 啤酒 麦制酒 Telephone 德律风 电话 Engine 引擎 发动机 Dollars 大拉斯 外币 commission 康密兴 佣金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中国近代首先突破中国人的传统,穿上西装的是( ) A.留美幼童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部分买办
26.“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27.关于近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已在农村普遍使用 B.女子缠足现象没有停止 C.倡导婚姻自由 D.婚丧仪式提倡简约文明
28.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 A.未受到列强的侵略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农村的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29.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