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鲁教版必修三复习提纲[整理]

鲁教版必修三复习提纲[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27:03

肥城三中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5 制作人:刘晨曦 桑凤 审核人:胡阔伟 袁明伟

必修三复习提纲

1.11何为区域?如何理解?

答: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并非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讲行政区都有明确的界限。

1.12区域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区别?

答:主要有均质区和功能区;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是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来的,均质区主要有方言区、水田农业区、高原区、平原区等。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功能区主要有城市经济区、住宅区、商业区等。 1.14海南岛的地形特点是中高周低。

1.21以英国和日本为例,比较分析两区域的差异。 自然环境的比较:相同点:(1)两个国家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2)都处在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 不同点:(1)地形:日本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英国是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2)气候:日本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英国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3)植被:日本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英国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4)水文: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英国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运河相通。(5)矿产资源: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短缺。英国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经济发展的差异:相同点: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不同点:(1)经济发展特点:日本是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2)工业及其布局: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英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3)农业:日本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小麦、大豆;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英国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4)人口与城市:日本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英国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移民。

1.2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其各自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答:综合地形(或地貌)、气候两大要素,把我国划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是横断山脉,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

- 1 -

肥城三中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5 制作人:刘晨曦 桑凤 审核人:胡阔伟 袁明伟

1.23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三大自然区内人类活动的差异有何不同?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主要地形区 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青藏高原 和准噶尔盆地 平原和丘陵地区 地形地势 气候 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海拔高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集中在大陆性强,降水少,温高寒,风大,空气稀薄,10月 森林,部分为森林草原 林下发育,淋溶性强 主 大,多大风天气 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植被 土壤 水文 主导因素 荒漠,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 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土层浅薄,多冻土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多,多为咸水湖 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补给多内流河,短小,以雨多大江大河源头;湖泊众随距海远近而产生的水随海拔高度不同而产生的随纬度高低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差异 气候垂直差异

1.31区域发展主要有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主要有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2.2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什么?成因是什么?

答: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乌鞘岭,南至秦岭,北至长城,跨越了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省等省。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3.12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答:(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3)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河床淤积,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3.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1.自然原因: (1)位置的特殊性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土壤的特殊性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黄土由粉砂质构成。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3)降水的不稳定性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4)灾害的频繁性自然灾害频繁,多滑坡、泥石流、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

- 2 -

肥城三中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5 制作人:刘晨曦 桑凤 审核人:胡阔伟 袁明伟

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上的轮荒、生产建设中的露天开矿、无计划的窑洞建设、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2)破坏植被(农业垦荒如轮荒、历史上的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3.15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如何实现合理利用土地、水土保持工作和综合治理? 答: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水土保持:压缩耕作用地,改土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水土复垦工作。

综合治理:应坚持三结合原则即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3.16工程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固沟工程: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2)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

(3)保塬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3.17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另外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18生物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在不宜耕种地区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植被;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以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抗侵蚀能力。 3.2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答:(1)丰富的煤炭资源(2)靠近铁矿石产区 靠近法国的骆林铁矿(3)充足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为该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4)便利的交通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便于区内联系和对外联系(5)广阔的市场(6)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德国的西北部欧洲东西和南北向的十字路口位置。 3.22鲁尔区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

答: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是其主导产业。鲁尔区是钢铁基地、能源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煤炭是基础,钢铁是主导。

3.24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衰落原因:①产业结构单一 大都是煤钢为主的工业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进口原料更便宜;石油和核能的利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煤炭需求量减少。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煤炭成本上升,提高了钢铁工业成本;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铁替代产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衰落表现:从业人员减少,工人失业严重;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

- 3 -

肥城三中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5 制作人:刘晨曦 桑凤 审核人:胡阔伟 袁明伟

3.25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答: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类型:① 垃圾污染 矿山开发,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②大气污染 烟囱林立,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③水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大量的污水 ④热污染 火力发电厂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3.26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答:(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①改造传统产业 20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②扶持新兴产业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③产业结构多元化 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①整治河流②控制大气污染③加强环境管理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3.27东北地区发展的资源条件是什么?

答: (1)丰富的煤铁资源为本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2)充足的水源;(3)良好的工农业基础;(4)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5)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6)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3.28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①自然资源的短缺与锐减;②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③匮乏的资金和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④生态环境问题;⑤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力较弱。

3.3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时空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不均匀,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 3.32华北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1)自然原因主要有:①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且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②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③华北春旱,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主要有:①人口密集,生活需水量大;②工农业发达,生产需水多;③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④水污染严重,使水资源更加紧张。 3.33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哪些? 答:(1)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2)跨流域调水,建设水利工程如水库等,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3)合理开采地下水;(4)防治水污染;(5)植树造林,涵养水源;(6)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7)海水淡化;(8)提高水价;(9)加强教育宣传保护;(10)改变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3.34选择从长江调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1)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2)长江流量稳定;(3)长江横贯东西,有利于东中西三线调

3.35三线方案的线路、水源区、供水区及优缺点各是什么?

- 4 -

搜索更多关于: 鲁教版必修三复习提纲[整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肥城三中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5 制作人:刘晨曦 桑凤 审核人:胡阔伟 袁明伟 必修三复习提纲 1.11何为区域?如何理解? 答: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并非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讲行政区都有明确的界限。 1.12区域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区别? 答:主要有均质区和功能区;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是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来的,均质区主要有方言区、水田农业区、高原区、平原区等。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功能区主要有城市经济区、住宅区、商业区等。 1.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