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组织设计
保证项目施工进度的顺利实施,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就必须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采取各种控制措施,从主客观方面消除影响进度的各种不利因素。 二、影响工期的应对措施 1、合同措施
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订立的,用来明确责任、权利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件,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手段。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合同要求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方式、比例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因此,合同措施是建设单位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确定工期工程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2、经济措施
(1)严格工期违约责任。
建设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严格工期违约责任、明确具体措施,对企图拖延、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对因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以合同价款的若干比例按每延误一日向建设单位支付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扣除,施工单位在下一阶段目标或合同工期内赶上进度计划的
可予以退还违约金。违约金支付上限不超过法规规定的合同总价款的5%。
(2)确定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在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巨大压力下,针对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的约束大多只采取“罚”字诀,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本上讲建设单位的初衷是如期完工而不在于“罚”,而某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考虑赶工投入的施工成本后会得出情愿受罚的结论,原因是违约金上限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5%,这与增加人员投入、材料周转的费用相接近,且拖延工期有时会直接降低一定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进度控制只采用罚的办法是比较被动的,而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可以引导施工单位变被动为主动。施工单位在合同工期内提前完工奖励的幅度可以约定为一个具体数值或是与违约金支付的比例相当。由于奖励比惩罚的作用更大,争创品牌的施工单位自然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进度控制,尽可能为此荣誉而努力,也有利于促成双方诚信合作的良性循环。 3、组织措施
组织协调是实现进度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必须处理好参建各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通过明确各方的职责、权利和工作考核标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工
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潜在能力。突出工作重心,明确相关责任。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 4、技术措施
(1)明确设计文件的深度、完整性及各专业交叉施工时所应注意的问题(相关失误所对应的处罚措施)。
(2)明确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先进行、合理性及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3)明确施工中所应采用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方法、机械设备(及其相关的经济补偿措施)等。
上述四种措施主要是以提高预控能力、加强主动控制的办法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5、参建各方所应做好的相关工作
施工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顺利的实施既需要参建各方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根据经验分析、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影响因素,利用进度控制的六大原理及四种措施对施工进度做好控制。结合上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参建各方在项
目进度实施过程中,还应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尽可能将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降到最低程度。
综上所述,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可以预见,有些则是不可预见的。施工进度的顺利实施,既需要参建各方的共同协作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为建设项目按照拟定的计划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