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4电信综合实验数电题目(1)
1 简易流水灯设计
2 学号计数器
1.
使用NE555设计多谐自激振荡器,计算并调整R1、R2、C的值,使之产生周期约为1mS、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信号。
设计分频电路,将1ms信号进行分频,分频后的信号周期为1S(可用CD4060分频)。 使用两片74LS161组成模为100减去学号后两位的计数器。计数器时钟信号为1S。 实验原理框图(参考)
2. 3. 4.
电源电路 12V直流电源
12V 5V 5V 分频电路 NE555 方波发生器
计数器电路
数码管 译码电路 3 数字钟的设计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常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2. 掌握秒脉冲信号的产生方法 3. 复习并掌握译码显示的原理 4. 熟悉整个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2、 实验原理 (里边参考的芯片可以不选用)
本设计要求实现的数字钟的功能是:
① 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② 小时计时的要求为“12翻1”,即小时是12进制,分与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制 最简单的数字钟一般由晶振、分频器(可用CD4060分频)、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组成。原理框图如下:
数码管数码管数码管数码管数码管数码管时十位译码器时个位译码器分十位译码器分个位译码器秒十位译码器秒个位译码器时十位计数器时十位计数器分十位计数器分十位计数器秒十位计数器秒十位计数器分频器晶体振荡器
图1 数字钟的原理框图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由晶振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1Hz的脉冲信号)。秒计数器计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12翻1”的规律计数,到12小时计数器计满后,系统自动复位重新开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电路后送到显示器显示。
1. 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振荡器的稳定度和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度,通常采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一般说来,振荡器的频率越高,计时的精度也就越高。
2. 分频器
因为石英晶体的频率很高,要得到秒脉冲信号需要用到分频电路。由晶振得到的频率经过分频器分频后,得到1Hz秒脉冲信号。
3. 秒计时电路
由分频器来的秒脉冲信号,首先送到“秒”计数器进行累加计数,秒计数器应完成一分钟之内秒数目的累加,并达到60秒时产生一个进位信号,所以,可以选用一片74LS90和一片74LS92组成六十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归零的方法来实现六十进制计数。其中“秒”十位是六进制,“秒”个位是十进制。
4. 分计时电路
“分”计数器电路也是六十进制,可采用与“秒”计数器完全相同的结构。 5. 小时计时电路 “12翻1”小时计数器是按照“01——02——03—— …——11——12——01——02——……”规律计数的,这与日常生活中的计时规律相同。在此设计中,小时的个位计数器可以由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74LS191构成,十位计数器由D触发器74LS74构成,将它们级连组成“12翻1”小时计数器。此方式连接计数器的状态要发生两次跳跃:一是计数器计到9,下一脉冲作用时,个位为0,十位为1;二是计数器计到12后的跳跃,十位为0,个位为1.
6. 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中每个计数器的输出状态(8421码),翻转成七段数码管能显示十进制数所要求的电信号,然后再经数码管把相应的数字显示出来。
译码器采用74LS248译码/驱动器。显示器可以采用共阴极数码管。 3、 实验内容
1、 设计实验所需的时钟电路,自己连线并调试
2、 设计实验所需的分频电路,自己连线并调试,用示波器观察结果 3、 设计实验所需的计数电路部分,自己连线并调试
4、 根据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按照信号的流向分级安装,逐级级联,调试整个
电路,测试数字钟系统的逻辑功能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预习要求
1、 复习计数器、译码器及七段数码管的原理及使用 2、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弄清楚每一部分的实验原理 3、 绘出实验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电路图 4、 准备好实验用的表格等
5、 实验报告要求
1、 绘出整个实验的线路图。 2、 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3、 思考:若将小时电路改为“24翻1”,则应作什么修改?
4、 显示中如果出现字符变化很快,模糊不清,试思考如何消除这种现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