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 学案1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班级: 小组: 组号: 姓名:
【复习指南】
1.复习本组关于读书的课文,回顾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读书的乐趣,运用已经学习到的读书的方法。
2.背诵、默写《窃读记》第4、10段,《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段。
3.复习词语盘点,特别关注易错字词;复习日积月累中的读书名言并进行运用。 4.根据教学案自主查缺补漏。
【旧知回顾】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pái dān yōu jí qiè jù pà huán jìnɡ zhī qù ( )( )( )( )( )( ) ɡuānɡ ɡù kǒnɡ pà chōnɡ zú lǐ yóu wū yán qí shí ( )( )( )( )( )( ) zhī chēnɡ ɡǔ lì huán rào yú lè ɡǎn tàn zhōu yóu ( )( )( )( )( ) ( ) sī kǎo pǐn wèi piàn duàn hū lüè yì yì fānɡ shì ( )( )( )( )( )( ) qīnɡ pén dà yǔ háo bù yóu yù ( ) ( ) 二、日积月累:
1.一日无书, 。 (陈寿) 2. ,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 ,善读之可以 。(刘向) 4.黑发不知 , 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读书有三到,谓 、 、 。(朱熹)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窃读记》写出了“我”对读书的__________和对知识的__________。《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是一篇 ,通过苗苗和季羡林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育我们要热爱__________和反复读书的 __________ 。《我的“长生果”》告诉了我们作者__________的历程和读书与作文的__________。因此,这些课文都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2.《窃读记》一文以“ ”为线索,按 顺序,并穿插入 、 两个场景,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 。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_________,也是一处你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指的是 课文中讲到了作者自己通过两侧作文悟出的两点道理是:一是 ,二是 。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作文从借鉴和模仿开始。 ( ) 2.《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文玲。 ( ) 3.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有营养。 ( ) 4.《窃读记》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 ) 5.读书时做笔记,能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 )
6.怎样把文章写好呢,季羡林主张多看一点“闲书”,鲁迅先生却不这样认为,鲁迅认为多进行写作训练最关键。 ( )
7.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这句话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当时其窃读时的矛盾心情。 ( )
8.《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以新鲜的比喻,说明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环球旅行的理由,然后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 )
五、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三组词语中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培养 别出新裁 饥肠漉漉 流光益彩 B.报偿 浮想联翩 不求甚解 不言而喻 C.溃赠 与众不同 心安理得 千篇一律 2.下列四个句子中,表达完全正确的是( )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D.这次班会,使大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关于“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读书讲究方法,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C.看内容不健康的书对小孩子有害,所以小学生要少看书。
六、双项选择题。
1.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句子中的两个“长大”分别指的是( )
A.身体的物质需求 B.考出好成绩 C.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D.个头长得很高
2.季羡林认为21世纪的青年要做一个三贯通的人。除了文理贯通,还有哪两个( ) A.中西贯通 B.古今贯通 C.数理贯通 D.德智贯通 3.《窃读记》中窃读的滋味是( )
A.胆怯 B.激动 C.快乐 D.惧怕
【重点梳理】 一、复习《窃读记》:
1.“我”是在哪里读书的?有什么不方便之处? 2.“我”窃读时的心情如何? 二、复习《走遍天下书为侣》
1.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当自己的旅伴?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3.作者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实践】
(一)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 、 。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3.用自己的话理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的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