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工学博士论文的一些思考(你真的适合读博吗?)
关于工学博士论文的一些思考
大早晨,在smth看到一篇“关于工学博士论文的一些思考”,正好自己也刚经历过这个阶段,那就在这里也谈一点我的一些想法吧。 --原文
1、博士论文是学术专著而不是科普书籍。既然是学术专著,那么就应该遵守学术规则。文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都要严谨,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信口开河。要尽可能多地、正确地引用参考文献。凡不是自己的观点,都应该在参考文献中找到出处,并在文中标明。自己的观点则应该尽量少而精,而且都要给出准确的依据。
--我的想法
这一点绝对没有错误,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很难:( 要做到一段话、一节、一章的每一句话都要严谨可能会做到,但要全篇论文都做到,真是有点难了。我在写论文的时候,第一章的文献综述部分严格全面的引用了各类文献,在其他章节,也只能说尽可能严谨;有些时候采用的是他人观点上的延伸,也不能说是自己的创新。这种情况下要找到依据就很难了。比如,我比较“本体”、“特征”、“对象”等相似概念的区别,就是自己的理解,至今我都不敢说那些论断是正确的,所以送审之后非常忐忑不安。
“自己的观点应尽量少而精”,不敢苟同。博士论文要求有清晰的创新之处,如果自己的观点少了,如何体现出创新之处?
--原文
2、博士论文是论文而不是手册、说明书或开发文档。既然是论文,那么就应该论述而不是说明,要有论点、论据,还要有分析、推理、论证的过程。有的博士论文全文或其中部分章节读起来就跟手册或说明书一样,其行文风格完全跟说明文类似,让人觉得别扭。
--我的想法
没错,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想软件理论这种软科学,要做到严格的推理、论证,就需要给出严格的定义、引理、定理、证明的过程。现在的很多博士生(包括我),大都是为证明而证明,也就是说,因为论文需要这一部分,所以才拼凑一些定义、定理放在里面,至于这些定义、定理在后文中有没有用到、对全文的论点有没有贡献,则是另外的考虑了。尤其对我这种数学基础差的人来说,看到别人论文中清晰的论证思路和丰满的论证过程,有时候也懊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好好学数学而把精力放在什么法语德语历史文化上了:) --原文
3、博士论文是研究工作的总结。如果研究工作做得好,那么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四年中发十多篇论文是很有可能的(目前见过的最多的发了四十多篇论文,其中半数左右是第一作者)。以这些论文为基础,只要适当整理和填充润色,一篇博士论文差不多就出来了,也就一个月时间可搞定。由此我们认为,在博士期间应该尽量多发论文,要将自己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总结成论文发表,这样最后的博士论文也不用愁了。有人在博士期间只有寥寥几篇论文,甚至其中有的论文还与博士论文工作不相干,可以想象,这样的博士论文基本上是作者在答辩前几个月从头写出来的,水平也不可能高。读过很多篇博士论文后有这样的感觉,
凡是读正文感觉挺有水平的,作者发的论文一般都不会少,相反若作者发的论文很少,基本可以断定博士论文正文没什么值得看的。
--我的想法
以发表的学术论文作基础进行整理和润色,是博士论文写作的常用方法。但博士论文能在一个月内搞定,恐怕是主观臆断的想法了。首先,发表的论文篇幅较短,自成体系,而博士论文要求全文中各部分都围绕统一的思路来组织,所以博士论文不等于发表论文的简单叠加,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串联,对主题有价值的内容保留,对主题没贡献的要舍得删除,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精化、不断思考的过程。另外还需要统一术语、符号、公式等。以我为例,我在四年内发表了16篇论文(当然其中良莠不齐),由于博士阶段的最初阶段,思路尚不明晰,因此最初发表的文章与后来发表的文章之间,在观点、行文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有些论文,基本上就是垃圾,在博士论文中不可能采用了。因此,博士论文的写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一直到9月底才基本上定稿。虽然期间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但基本上都是以写论文为核心工作。 --原文
4、博士论文正文应该控制在120页(每页500-700字)左右,大约6~8万字。若页数太多,会让人觉得拖沓冗长,让评阅人觉得你的文字表达有问题。若页数太少,少于100页,一般也不太合适,要么让人觉得工作量不够,要么让人觉得该说的没有说清楚。当然博士论文正文少于100页的,也见过几篇,甚至有大牛的论文,不过还是不推荐。见过几篇接近200页的博士论文,其中有几篇大量篇幅都是基本知识介绍,跟教科书差不多,完全可以浓缩,
有几篇附有大量未经分析和处理的曲线图表,还有一篇其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实现过程,可以考虑将相关部分抽出来单独写一篇技术报告。
--我的想法
我觉得论文的字数控制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够按统一的标准。这主要和论文的工作量大小有关。正常的论文大约有5-6章,其中绪论(包括文献综述)大约15页,第二章的总体框架和理论基础大约15页,第三到第五章的方法空间视内容多少和侧重点不同大约每章20页,最后的应用验证大约15-20页,加上前后的辅助部分(目录、索引、摘要、结论、参考文献等)大约20页,这样加起来就差不多140页。最初我的论文也是按这个布局进行的,但后来导师看完之后,认为缺了一个环节,所以又补充了一章,这样论文就到了160页。但我觉得其中大部分还都是自己的工作。 --原文
5、博士论文的绪论部分应着重论述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的相关背景、研究现状,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论文中间的各章节应该尽量按照提出问题、建立模型、理论推导、算法实现、结果分析的思路来组织。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需要给出全文结论、界定自己的工作,指出后续工作及可能的努力方向等。有的论文专门拿出一章来做文献综述,有的论文用很大篇幅介绍教科书上就能找到的基本知识,还有的论文大部分章节都是介绍系统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都不太好。
--我的想法
博士论文不是古时候的八股文,虽然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但也有一定的自由。至于如何布局、需要哪些背景内容,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一篇好的博士论文的产生过程,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个艰辛的过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以后再慢慢谈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