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13:19

在学习完时间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

收,解决稍有拓展的单位换算问题,根据经过时间计算起始时刻或结束时刻。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升新知。

质疑一:2小时36分=236分,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先算2小时是120分再加上36分,是156分。 质疑二:7:50到8:10经过了1小时40分钟,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计算经过时间要用后一时刻的时减前一时刻的时,用后一时刻的分减前一时刻的分,不能把其中任何一个颠倒位置,当分不够减时,要从小时部分“借出”1小时化成60分,与分部分相加后再减去前一时刻的分,本题用60+10=70(分),70-50=20(分),所以从7:50到8:10经过了20分钟。

【品析:本环节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适当地拓展,让学生掌握了把几时几分转换成几分的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及求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不是同一小时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出示挂钟)同学们,我们从8:10开始上课,现在马上就到几时了?(生:8:50)时间过得真

快,转眼间40分钟就要过去了,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说收获)看来你们的收获真不少,为了使你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不浪费时间,

做时间的主人,老师要求大家,认认真真地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我这里有一个表样(出示表格),项目包括起床、吃早饭、上学、放学、吃晚饭、写作业、睡觉,当然这些项目可以适当增减,如看动画片、体育锻炼等。希望大家如实填写,合理安排,并且认真灵活地执行。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布置制作作息时间表的任务,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时间。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鼓励学生利用活动钟面和制作时间轴,形象直观地解决例2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又由此抽象到一般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经过时间的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完成课后“做一做”的题目时,学生对“开始时刻和结束

时刻不是同一小时,求经过时间”这类问题解决得不是很好,多数学生用9:00的9时减去8:40中的8时,再用8:40中的40分减去9:00中的0分,得出1小时40分。学生对“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掌握得不够灵活。在后面的练习中,要精选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练 习 一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1 2 3 5 4 题型 对时间的估计 本题难度不大,在课堂上完成。 建议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在课堂上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对时间的估计 对时间的估计 判断大小 第1小题耗时比较长,可留作家庭作业;第2小题在课堂上完成。 难度不大,在课堂上完成。 本题计算较麻烦,但难度不大,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再集体订正。 6、7 8 9 10 11 实际操作 看钟面写时刻、 计算经过的时间 解决问题 连线问题 解决问题 这两题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实际操作并记录。 本题难度不大,在课堂上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本题稍有难度,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完成。 本题难度不大,在课堂上学生独立完成。 本题类型较多,在课堂上集体讨论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本题是教学分的认识和时间的估计之后的对应巩固练习题目,教材所选两道题目, 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分钟有多长的理解。第1

小题可以在小组间完成,或教师计时,学生集体朗读。第2小题是对时间的估计问 题,完成“一遍广播体操”所用时间与1分钟进行比较,根据实际经验来估计。

第2题:呈现了学生睡觉、系红领巾和电饭煲煮饭三幅图,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并要求他 们课后去了解一下人在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睡眠时间,看一看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 合理、科学,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第3题:教材列举了两件事情:照样子画出图画,和按照图中路线图在教室里行走,先估计做

这两件事的时间,再实际操作记录时间。编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 分、秒的时间观念,掌握时间的估计方法。

第4题:巩固时间单位间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单位时、分、秒间的进率。解决

本题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单位间换算的方法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5题:本题展示的是打开电视机、唱一首歌、刷牙的情境图。要求每个学生估计一下自

己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时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 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第6题:要求学生了解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次数。加深对1分钟长短的认

识。

第7题:通过“估计30秒长短”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30秒”的时间观念,为进一

步准确估计时间积累活动经验。

第8题:巩固认读钟面时刻和依据钟面时刻计算经过时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时刻和经过

时间的联系与区别。解决本题时,既可以根据钟面指针的变化填写,也可以利用计 算的方法解决。

第9题:求到达时刻的问题。题目中给出列车预计到达时刻和晚点时间,求实际什么时候

到达,就是已知开始时刻和经过时间,求结束时刻。

第10题:通过学生读出秒表记录的时间长短,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推理、判断,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1题:综合性的习题。呈现的是一张蓝天小学的作息时间表,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

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又与所学的知识息息相关,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感 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渗 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其中,第(3)题是根据经过时间和结束时刻推算开始时刻, 第(4)题出现了跨时的计算,较之前的解决问题难度加大,要提示学生加以注意。

习题参考答案

1.少于1分钟 多于1分钟 2.时 秒 分 3.略

4.> < > < > = 5.略 6.略 7.略

8.11:40 20分 12:00 4:15 45分 5:00 25分 5:25 9.9时15分+25分=9时40分 10.略

11.(1)60-20=40(分)

(2)上午10:02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 (3)7时40分-10分=7时30分 理由略

(4)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10时45分+10分=10时55分,10时55分+40分=11时35分。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55~11:3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学习完时间单位的换算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解决稍有拓展的单位换算问题,根据经过时间计算起始时刻或结束时刻。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升新知。 质疑一:2小时36分=236分,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先算2小时是120分再加上36分,是156分。 质疑二:7:50到8:10经过了1小时40分钟,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计算经过时间要用后一时刻的时减前一时刻的时,用后一时刻的分减前一时刻的分,不能把其中任何一个颠倒位置,当分不够减时,要从小时部分“借出”1小时化成60分,与分部分相加后再减去前一时刻的分,本题用60+10=70(分),70-50=20(分),所以从7:50到8:10经过了20分钟。 【品析:本环节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对本节课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