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航空服务的手语训练教学改革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航空服务的手语训练教学改革思考
作者:林嘉敏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4期
摘要:为提高民航服务品质,进一步做好特殊旅客的服务,手语已作为一线航空服务人员的一项重要技能。民航业高职院校一线航空服务人员的培养的重要单位,如何做好学生的手语培养成为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航空服务 手语训练 改革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航空公司和机场高度重视服务细节,其中,特殊旅客的服务成为了各民航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聋哑旅客是民航特殊旅客的其中一部分,以前民航服务人员在为聋哑旅客等特殊群体服务时,经常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进行交流,有时会因为沟通不畅影响服务质量。为进一步做好这一部分特殊旅客的服务,提高服务品质,多家航空公司和机场把基本的手语交流能力,作为一线服务岗位员工的引进标准之一。根据行业岗位的需求,多家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高校都把手语训练课程纳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基础的手语交流能力作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其中一项。 一、《手语训练》课程的现状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开始,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进行基础的手语培训,并在2008年开始把《手语训练》作为职业通用能力模块正式纳入空中乘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随后,该课程又陆续纳入航空保安和航空会展等航空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二、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手语训练》课程在航空服务类专业中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师资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手语教师主要集中在聋校和残联等机关单位,因此,我校长期聘用该部分手语教师进行教学,该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与聋人交往频繁,沟通能达到无障碍地步,但是他们往往对民航业了解不多,授课时间受限于原单位的工作安排。而高校中能直接从事手语教学的教师却寥寥无几。
2.缺乏相关教学资料。我国高等教育的手语课程,一般采用《中国手语》作为教学大纲,配合相关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但是这些手语教材更像是手语字典,学生只能学会一些常用的手势打法,不能掌握整句交流的规律。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手语资料中,与航空服务类相关的书籍极少,视频资料更是相当匮乏,我校长期使用手语翻译员五级考证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基本没有航空服务类的相关手语内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