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职能与俄罗斯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演变

政府职能与俄罗斯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演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3:46:17

政府职能与俄罗斯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演变

张养志

纵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强调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学派和强调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在经过多次交锋之后,各自做出了许多修正。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中大量地讨论政府政策,在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中也重视市场竞争、价格机制。例如,萨缪尔森多次修改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他认为,“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纯粹的资本主义已经逐渐演变成保持有公私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控制权的混合经济。”[1]瑞典经济学家克拉斯·埃克隆德也指出:“我们在实际中永远也看不到一种完全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始终在不同程 度上受到干预或者调解的补充和限制,这些干预和调节有的来自相互合作的企业,或垄断集团,有的来自政权机关和各个不同的团体。”[2]经济学两大流派之间的融合反映出了经济学正在逐步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这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虽然“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也离不开“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可以说,两者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不能只强调了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那么,在俄罗斯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运行机制转换过程中,政府在传媒宏观管理 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究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一作用和角色随着改革的推进又是如何转变的。本文试图利用公共产品理论来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

一 公共产品理论与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

福利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认为,最优数量的公共产品不是市场经济能够自动提供的,而是政府部门的精心组织而为。要准确把握和分析这一论点,还须要明确公共产品的概念、需求和供给特性。

第一,公共产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抗拒性三种特征的产品。所谓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同一公共产品可供多人共同消费,某些人对此项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另一些人对同一产品的消费。所谓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地享用,他人无权排斥。所谓消费的非抗拒性,是指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主观意愿如何,都非享用不可。这三种特征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与价格制度无关,因此市场机制无法调节供给和消费。

第二,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现代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一样,其均衡产量也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有一个特点,即它不是私人需求曲线的水平之和,而是私人需求曲线的垂直之和。其原因是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所有消费者消费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导致对公共产品需求数量的增加。这是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的突出表现,它使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效益远远低于其社会效益。

第三,公共产品的供给特点。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需求不受消费量的制约,由于它的外部性问题非常突出,其生产者效益远远低于其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经济机制不仅不能调节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只有由政府进行经济干预,根据实际需要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投资,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水平。因此,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部门不适宜私有经济活动。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公共物品的生产落到政府肩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作为一种公共机构的政府,其主要职能就是“组织和执行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政府职能转换的问题上,如果忽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者”的基本属性,而只讲其他属性,政府职能就永远也不会得到根

本性的改善。那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公共物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个 方面:

一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领域。市场失灵领域的存在必然伴随着国家作用的加强,这正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强调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革命性活动,无任何现实的经验和范式可循,因此,转轨无不伴随着新旧两种体制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矛盾冲突带来的负效应,为了确保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必须保留比发达市场经济更多的 政府调控和国家干预,通过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使国家和市场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协调关系,而不是政府远离市场,放任自流,无限度地放大市场的自发作用。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有效运行得益于各种规范的制度约束。只有在健全的法律法规面前,市场主体才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享有自己的权利,也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可以说,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过程。转轨国家应该吸取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建设过程中“企业搞经济,国家管秩序”的经验,通过整顿国家秩序、树立国家权威,建立严格公正的规则,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制度保障,以防止出现经济和社会政策在贯彻过程中出现间断现象。

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稳定机制。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演变的历史来看,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完善。转轨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意味着原有体制下的居民

高福利水平就要受到影响。为了保证经济体制转轨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必须随着 改革的不断深入循序渐进地改革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在转轨初期尤其要重视居民的社会保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否则没有民众支持的改革就失去稳定的基础,也就迷失了改革的方向。

二 俄罗斯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自由放任”向“加强管理”转变

(一)叶利钦时期的“自由放任”

俄罗斯的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激进式改革方案的总方针指导下进行的,而激进式改革方案的出台又得益于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萨克斯教授的指导。所以,不论是传媒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机构设置,还是法律体系构建,都受到新自由主义学派思想———现代货 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俄罗斯传媒管理体制改革一开始就体现着自由放任的基本主题,也就是说,政府在提供“宏观调控”这一公共产品方面是缺位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转轨方面神化“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反对国家对传媒的宏观调控

盖达尔政府全盘接受美国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认为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只要实行经济自由化,长期困扰俄罗斯经济的短缺、衰退将成为历史,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整个经济就可以达到均衡发展。于是,盖达尔政府按照西方顾问关于“政府离经济越远越好”的建议和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解主动地削弱政府本应担负的经济管理职能。结果是政府撤出留下的“真空”很快成为投机家的乐园,或被“黑手党”经济和“影子经济”所填补,使经济陷入无政府状态的“自由化乌托邦”。例如,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新闻媒体法》为法律基础的俄罗斯新闻出版管理体制革的指导思想,就是保证新闻出版的充分由。《俄罗斯联邦宪法》把“承认意识形态多化”提到宪政制度原则的高度。它规定,“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政府职能与俄罗斯传媒宏观管理体制演变 张养志 纵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强调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学派和强调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在经过多次交锋之后,各自做出了许多修正。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中大量地讨论政府政策,在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中也重视市场竞争、价格机制。例如,萨缪尔森多次修改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他认为,“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纯粹的资本主义已经逐渐演变成保持有公私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控制权的混合经济。”[1]瑞典经济学家克拉斯·埃克隆德也指出:“我们在实际中永远也看不到一种完全纯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始终在不同程 度上受到干预或者调解的补充和限制,这些干预和调节有的来自相互合作的企业,或垄断集团,有的来自政权机关和各个不同的团体。”[2]经济学两大流派之间的融合反映出了经济学正在逐步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这说明在现代市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