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高鸿业_第五版[1]
种类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定义 由于工人在寻找工作时需要时间而产生的失业 在经济结构转型时产生的失业。 原因 信息不完全 技能不吻合: 由于从衰退产业退出的工人所拥有的技能与新兴产业需要雇用工人所要求的技能不一致 解决的途径 构建与充实就业信息平台 对工人进行培训 周期性失业 二、财政政策
由于经济衰退而产生的失业 短期周期进入衰退期 进行宏观调控,扩大需求,防止经济衰退 1.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2.自动稳定器的三种作用途径。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是指调节整个经济社会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2.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手段。(2)是变动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 重点: 1、 2、 3、 4、 难点:
三重均衡模型:AS—AD(凯恩斯的AS曲线与古典学派的AD曲线)与IS—LM曲线的结合
总供给曲线图。
总需求曲线中包含的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差异。
总供给曲线中包含的古典学派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差异。
三重均衡模型:AS—AD(凯恩斯的AS曲线与古典学派的AD曲线)与IS—LM曲线的结合
(3)是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存款货币银行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其他重点概念
1、通货膨胀
(1)含义和度量
通货膨胀是指多种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的上涨的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数主要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GDP冲减指数。 (2)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助动型等几种类型。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两种。(3)通胀对经济的影响2、通货紧缩
按物价水平上涨的程度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
它对财富和收入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它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也能发生影响。
物价总水平明显持续下跌的过程。通货紧缩时期抑制消费和投资,失业规模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由于企业偿债能力和贷款意愿不强,银行呆坏账增多,加大金融风险。 3.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
种类:(1)“长周期”或“长波”,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故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2)“建筑周期”。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3)中长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故又称为“朱格拉周期”。(4)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此外,还有两种经济的波动形式:季节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4.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