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23:02

第一单元 冷与热 1. 知冷知热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 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 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 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1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冷与热

2.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2.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

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

一.活动 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 (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 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①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②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3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体来发现。启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

·借助因受热膨胀而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气收缩,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管中或瓶中来发现。

·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 `等等。

(3.)评价:在此环节思维活跃的同学给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实验方案。 2.实验现象猜想。

3.按设计的方法完成实验。 4.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比较,我们的猜想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吗? 三.小结:

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学生解释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2.观察认识多种物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合理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准备 小气球、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踩瘪的乒乓球等。 一.教学导入

1.阅读指南车信箱。

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

4

搜索更多关于: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冷与热 1. 知冷知热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