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眼中的三人行高07级11班班主任李喆- 深圳市第二高级 - 图文
头皮接过了校长的聘书。不管诸位信不信,拿到聘书下来,古私下对思敏讲的第一句话是,“你真幸运!”然后第二句话是告诫思敏以后绝对不准叫自己师傅!当然,古也从来不象其它一些老师,一口一个徒弟什么的叫思敏。这些事情可能让思敏很不爽,但古可不管这些。
邓思敏,湖南邵阳人,华中师大硕士研究生,漂亮而聪慧,个子比古高,性格极好,说话慢腾腾轻飘飘,做事沉着老练,不急不躁??古相信思敏作自己的“徒弟”会让好多人忌妒。思敏在工作态度上是非常端正的,古对思敏的评价想了很多词觉得都不太准确,最后妙手偶得一个词,古认为用之描述思敏极为传神,这个词是“中规中矩”。
当时思敏在B组,古在A组,几乎每次考试成绩,思敏所教的多数班都优于古所教的班。思敏完全凭自己的聪明与努力,在教学基本功大赛上得了一等奖,而且是全校最高分,后来又被评为什么校优秀新人奖,参加市论文获一二等奖等等,加之思敏为人谦和,人缘极好,一不小心又被选为校教工团委书记??一切都太顺利了,总之古沾了思敏不少光。
作“师傅”除了学校最初发了一张购书卡外,什么好处也没有,思敏离古的“要求”又差得太远,布置的“任务”她反正要做,但却永远也达不到古预期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加之思敏的性格慢悠悠的,是属于“随便你怎样,我都那样”那种,简直是刀枪不入,所以,古对思敏心里很不满意,但对一个小女生又打不得骂不得,古只有在心里恨得痒痒的却毫无办法,后来就干脆顺其自然了,有时候古看见朱与永胜两个吵得不可开交,心里羡慕极了。
“老师你太辛苦了,你要注意,不要被某些高级教师欺负??”这是思敏的学生写在对思敏的教师评测表中的话,最后落在古的手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统计,教务处最后是叫科组长发下去的),当时古拿给思敏看后连思敏也觉得好笑,乡亲们看看,外表的东西多么具有“欺骗性”呀,思敏亲和温柔美丽的外表与古不苟言笑顽固不化假正经的严肃相映衬,让学生都在为思敏的“命运”提心吊胆捏把汗了,这句话说明,古作为“某些高级教师”正在欺负“柔弱善良无助年幼不谙世事”的思敏,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思敏的学生是不是要“打抱不平”了,给古一点颜色瞧瞧!古感觉到背后凉嗖嗖的。其实,古自认勤奋超过思敏,这一点古从不讳言,一般来讲,凡是粗活重活思敏干不了或不愿意干的活,都是古在做,古做事从不勉强别人,当然,一些思敏能干的或大量跑腿的事,都是思敏去做,年轻嘛。有几次思敏请假回家处理事情,有好几周,古为了不拉下其它班的进度,硬生生的去把思敏的课给顶了下来,周课时多达30节,最后的结果是直接造成古声带结石,而且这绝对不关三鹿奶粉的事。所以政治科组暂时不存在任何剥削与压迫现象。
现在好了,古在想,三年了,思敏总算瞌瞌碰碰的走完了一届高三,经历了她教师生涯的第一个轮回,压在古心头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古自由了,思敏更自由了,校长交给的任务也算能勉强凑合着交差了(其实校长发的聘书上聘期是两年,结果古“没名没份”的傻乎乎的多服务了一年,好象也没多挣一分“工分”,这点古很清楚)。后来在教务处要求科组长交的下学期教师聘任意见中,古赶紧写道:??下学期,古与邓思敏不能再在同一个年级,如果思敏不作备课组长的话,建议学校让她最好去作班主任??
21
作业门。高三后期,师生压力逐渐加大,毕竟是二高第一届毕业生呀,如何完成校长
的“实现精彩亮相,给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的任务,张延山主任与全体高三将士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越到后来,各科从自己的学科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就越多一点,发展到后来大有抢占山头,各自为阵的嫌疑,许多学科纷纷向学生印发大量的试卷,弄得学生苦不堪言,年级及校长接到学生大量的投诉,显然,如何协调各科的作业量已然成了大问题。学校多次召开了协调会议,学校最终确定了文科应该向文综倾斜的方案,这与朱的据理力争是分不开的,朱是高三领导小组成员,古的印象中,朱拉着古一起去向邓校陈述理由也有多次,毕竟是300分呀,得文综者得天下,并且辟出每周三下午后来又改在周五下午作为文综合卷模拟训练,同时,学校对文综政史地每一学科的作业量也作了每天不得超过20分钟的限定,如何利用好这个条件,发起最后的冲刺(文科毕竟是所谓的“短线学科”,最后一段时间强化是意义重大的),朱古黎可谓是殚精竭虑,经过反复的的计算和论证,政史地学科都选择了一些切合本学科实际的作法,朱古黎认为,在最后阶段,重点无疑应转到文综上来,这个时候,学生总分要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向文综冲刺是最有效的,毕竟是三科构成,平均一个学科哪怕只提高几分,如提高七八分(这是极可能的操作性也极强,多做对一道选择题就多四分),文综总分就会多20多分,而其它任何一个学科,要在短时期内总分提高20多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后来,朱通过研究分析,甚至还总结出所谓的“高山雪模式”,现在回头看来,姜还是老的辣,朱的做法是有见识的,效果显著。
说明一点,三科的作业均是以选择题为主,一科的选择题也就20题左右,20分钟的时间要求绝对不会超时,地理科好象还不到20题。古把这种常规训练称之为“养手”,不养不行呀,文科的东西,尤其是政治历史,只要有三五天不去看书,可能就会有水过三秋之感,所要掌握的知识可能就会忘记一大半。选题主要是永胜和思敏在做,年青人长于体力而且成长中也需要这个过程,朱古把关,组卷与最终分析统计也主要是永胜和思敏做,尤其是永胜,把每次的分析做得非常细,卷子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各种数据和百分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经常是整晚整晚泡在办公室里,经常忘记晚饭时间,就随便搜刮一点别人桌上的早餐剩下的东西聊以充饥。也正因为此,后来古在推荐“优共”(优秀共产党员)的时候,执意要推荐永胜,却没料到后来反倒把自己“套”了进去,很让人怀疑动机不纯。
古有句描述教师职业的“名言”——脑力劳动体力化!在高三最后冲刺的日子,朱古也没闲着,经常是念叨着“再坚持坚持”来安慰自己,晚上主动留下来义务加班答疑(由此古也没少麻烦朱开车送回家),作为高三领导小组成员的朱更是经常夜不归宿(因为按安排小组成员每周有值班的义务),而学校的宿舍好象又安排不过来,所以朱嘟嚷着说要把床搬来办公室,索性就将就在南B305小办公室里过夜,古听说后嘲笑了一句说,搬什么床哟,干脆象古代将士出征一样,把棺材也抬进办公室算了!不过,朱后来还真的是在小办公室住了几晚养肥了不少蚊子。
22
凭心而论,学校的这种所谓调整和时间安排也仅仅是比原来有了一点形式上的重视而已,根本就没有体现出对文综的所谓额外的“倾斜”。
不久,学校又接到了大量的投诉,重点仍然是作业量太大的问题。于是学校再次召开了会议——严肃而隆重的高三全体教师工作会议,时间是在周三下午,刚好是文科综合考试的时间。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爬到五楼会议室,所有领导都来了,足见这次会议想要解决问题的决心。会议一开始,常主任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念了一大堆学生写的投诉意见,其中有说文综的也有说其它学科的,但说文综的好象是说发的练习题有与上次题目重复的现象云云??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文综,好似专门针对文综的批斗会,常主任作了抛砖引玉有倾向性的分析后就有事“不负责任”的溜走了(常主任不是高三年级组的),文综老师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计报酬的作了大量工作,付出这么多牺牲,学生和学校还这样不体谅我们,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个个低头不语,坐在古旁边的朱“身心俱疲”,郁闷得实在不行,大概是怕自己出现短暂的休克或精神崩溃吧,干脆起身走了,溜出去抽烟不回来了。古头低得很低一言不发。其它几个小青年的脸也扭曲得很难看。大家尽量忍着,盼望会议早点结束。
邓校接过常主任的话继续分析,当谈到文综卷子出现了重复的题目时,邓校觉得这样做也太不负责任了,但却并没有严厉责备的意思,只是为了调节一下会议过分紧张的气氛,把话说得更轻松生动幽默一点以加深文综老师的印象,邓校说道,剩饭炒三次,狗都不理了。此话一出,众老师哄堂大笑,目光纷纷向文综老师扫过来,古脑袋嗡的一声,脑海里面马上浮现出永胜熬夜工作的身影以及永胜与思敏精心组卷与认真分析和统计作业的场景,还有全体文综老师晚上拼命加班改卷一定要当晚出成绩的决心,古知道永胜与思敏此时此刻绝对感受不到这份幽默,心里一定比自己更难受,古心想,是应该申辩一下的时候了,但这个该是文综组长朱做的事,可朱呢,关键的时候总是不见人影,刚这样想的时候,听到邓校环顾四周在发问,咦,保华呢,人呢?阿古,朱呢?刚才还坐在你旁边??古正在不知怎样给朱唐塞的时候,就听少军大声说,朱老师下班巡考去了,今下午文综定时训练!当时古对少军的机智和勇气不知有多感佩和感激,关键时候少军帮他们老大解了围。朱不在,古在心里激烈的斗争,要不要在会上发言,但正在这个时候,会议在古稀里糊涂的时候结束了,古回头看看文综的几个小青年委屈的表情,不禁热血沸腾,心里终于按耐不住,于是“腾”的站起来,表情凝重的向邓校的座位方向走去,此时其它老师正如释重负的作鸟兽状散去,邓校与鲁校在商量着什么工作??古走过去,不由分说的打断他们的话头,以一种非常严肃的不容拒绝的近似于命令的口吻对邓校说道,邓校,你现在有空没有,我想请你到我办公室去一下,我有事与你谈!那一刻,古觉得好象自己才是校长,当然,那一该,古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声音激动得在发抖。邓校愣了一下,抬头一见古的表情,马上觉得应该有事,但看看手里的工作,有点为难的说,我现在有事走不了,这样吧,明天我下来找你行不行?古还能说什么,很失望的转身走了。校长工作这么忙,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忘了呢!
23
古回到高三小办公室,不出所料,已经开锅了,大家群情激昂,正在一个劲的倾倒苦水,古一边安慰几个小青年,一边把请邓校的经过汇报了一遍??大家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邓校果然信守诺言,在文综老师眼巴巴的期盼中,邓校“单刀赴会”、“只身独闯”南B305,以他一贯的平实亲和的作风与大家一起面对面交流探讨,大家终于找到了机会,赶紧把门关上并闩好,把邓校团团围住,一肚子的委屈悉数倒出,永胜与思敏拿出做了密密麻麻分析的试卷,对邓校解释,所谓“重复的题目”是故意选的!这是从统计中发现正答率超低的那部分题目,之所以又重新选进去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最终落实,绝对不是“剩饭”??邓校若有所思的仔细听着,不时微微点点头,中途拒绝了所有找他的电话??那一天应算得上二高的“文综日”,最后,文综老师尤其是几个小青年简直是“破涕为笑”,争先恐后的纷纷表示决心会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及身体疲惫,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拿出最佳的状态完成光荣的历史性任务??信誓旦旦的,让古听得都觉得有点肉麻。
望着永胜等小年青脸上雨过天晴的灿烂,朱古黎如释重负,同时也不由得暗暗佩服邓校高超的领导水平和忽悠艺术。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