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第一百三十八条 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有关规定,结合电网的实际状况,制定系统运行方式。
第一百三十九条 按照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要求,制定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特殊运行方式。
第一百四十条 为确保系统安全,应详尽确定系统禁止的运行方式。
第一百四十一条 根据有关保护及按照上级电网的要求,正确制定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第七节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第一百四十二条 保护装置的调度管辖范围与相应的一次设备一致。
第一百四十三条 根据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按照调度命令及时投停保护装置。
第一百四十四条 定值的更改和设置应严格按定值通知单执行,电网参数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校核调整继电保护定值,确保继电保护设置和定值配合的合理性。
第一百四十五条 电力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保护的检验应配合一次设备进行。
第一百四十六条 定期开展继电保护动作评价分析工作。 第七章 电气设备的更新和报废管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电气设备更新应当按照企业的安全供电和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一般遵循以下规定:
(一)国家明令淘汰的电气设备应及时更新。 (二)变配电设备运行寿命15-20年。 (三)微机保护等控制设备运行寿命10-15年。
(四)架空电力线路运行寿命20-25年,电力电缆线路寿命15-20年。
(五)电力电子设备运行寿命8-10年。
(六)相关设备应根据事故情况、运行年限、负荷率、运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更新改造的主要依据。
第一百四十八条 电气设备的更新、报废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第八章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 发现缺陷,运行单位应及时准确填写、如数登记,维护单位及时消缺。
第一百五十条 设备缺陷台账(或记录)包括设备缺陷内容、发现人、发现日期、处理方法、消除日期等。
第一百五十一条 对因条件不具备(需停运设备,倒、停主系统等)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检修部门应提出消除缺陷的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协调安排消除缺陷,同时运行维护部门应做好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
第一百五十二条 电气隐患按照电力行业有关反事故措施要求和集团公司电气隐患治理方案,及时安排治理。
第九章 电气安全管理 第一节 电气安全管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百五十四条 设计制造阶段的要求:
(一)规划设计工作应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并充分听取运行维护部门的意见,满足运行维护部门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设计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设计确保人身安全、消防、职业卫生、防爆、防腐蚀、环境保护等完善措施。
(三)在审核设计时,各级审核人员对设计负有审核责任。 (四)设计管理部门应认真吸取建设和运行环节反馈的威胁安全运行的问题和事故教训,改进设计。
(五)重要设备购置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应派人员到制造厂进行监造。
第一百五十五条 施工建设阶段的要求:
(一)设备的安装建设均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资料和设备安装说明进行。
(二)工程中有关安全和环保的项目不得削减。
(三)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会同运行维护单位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督。
(四)新、改、扩建工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遵循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的“三同时”原则。
(五)新、改、扩建工程施工影响系统和设备安全运行时,施工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按规定采取完善的安全组织和技术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一百五十六条 投运准备阶段的要求:
(一)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经过审批后,产权单位即应按有关规定提前配备运行维护人员并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二)运行维护单位在新设备投运前应组织人员结合实际编制各种安全和环保文件,经审批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考核。
(三)新设备试运行前应完善各种安全环保设施。
第一百五十七条 中间交接阶段的要求:
(一)中间交接的变电站(所)送电前,必须由建设单位编制《XXX变电站中间交接管理规定》。
(二)新建变电站(所)一般由施工单位编制送电方案,生产单位审核;改、扩建变电站(所)一般由生产单位编制送电方案。
(三)中间交接变电站(所)送电前,应由设计、施工、生产等单位对相关设备进行验收,确认送电条件,并签字。
(四)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宜将中间交接变电站(所)的继电保护定值修改为“临时保守定值”,正式投运前改为正常定值。
(五)新建变电站(所)第一次送电的倒闸操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电气运行人员负责,施工单位保运。
(六)中间交接变电站(所)的运行管理,应严格执行《XXX变电站中间交接管理规定》和《电气三票》。
第一百五十八条 运行维护阶段的要求:
(一)设备的运行维护单位须保证设备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设施状态完好,并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充实安全环保文件,保证其准确无误。
(二)运行维护单位在设备检修前应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或严格按照检修规程执行,施工方案中必须包含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完善的防范措施。
(三)对各类电气设备缺陷,应按规定编制事故预案,并落实反事故措施。
第二节 电气安全用具管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