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人物总结与解析
教育学人物总结与解析
1、教育起源:①朱熹——神话起源 ②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 ③孟禄——心理起源
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
3、孔子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②强调教育社会作用 ③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 ④教学原则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
4、孟子 ——①性善论 ②教育目的明人伦 ③教育活动体现理性,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5、荀子1——①性恶论 ②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③教育目标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④人才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⑤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6、墨翟——①以兼爱非攻为教 ②教育的作用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③强力而行 ④教育内容强调科学技术 ⑤依靠类推和明故方法获得知识即“说之”
7、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分为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8、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哲学王 9、亚里士多德1——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
①教育是国家的,所有人应受同样的教育 ②首创“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③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
1
10、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 ①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
②《雄辩原理》古代西方第一步教学法著作
11、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①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永生做准备,现世目的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②泛智教育 ③班级授课制 ④教育适应自然 ⑤学制系统 ⑥教学原理: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 12、卢梭1——《爱弥儿》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自然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13、康德1——《康德论教育》
①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就是对人的本性控制 ②认识论:感性理性认识结合 ③道德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自由
14、裴斯泰诺齐1——“教育心理学化” 要素教育论 “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15、洛克1——“白板说”《教育漫话》绅士教育
16、赫尔巴特1——《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伦理学 ②教育性教学
③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④教学四阶段论
2
17、杜威1——新三中心论
①教育即生活、生长、学校及社会 ②教育无目的论 ③从做中学
18、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1——实验教育学 19、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 20、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
21、凯诺夫1——《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2、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3、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厄迪尔——批判教育学
2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25、布鲁纳1——结构教学论 26、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27、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额墙壁也说话” 28、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29、弗洛伊德1——人的性本能 30、威尔逊——基因复制
31、格塞尔——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梯实验” 32、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鼻祖
33、霍尔——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34、荀子2、洛克2、华生、康德2、爱尔维修——外铄论
3
35、皮亚杰1、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个体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36、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的差异
37、孟子2、卢梭2、裴斯泰洛齐2、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1、奈勒、马斯洛、萨特——个人本位教育目的
38、荀子3、赫尔巴特2、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1——社会本位
39、斯宾塞1——生活本位论
40、斯宾塞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一词最早出现 41、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42、布鲁纳2——结构主义课程论①螺旋式上升方式编制课程②课程实施倡导发现学习法
43、巴格莱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①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 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44、赫钦斯2——“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课程的核心是永恒学科 45、杜威2——学生中心课程论
①经验论 ②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③主动作业论 ④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