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二语文,家教资料

初二语文,家教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11:19:51

语文(四)

一、字音

1.奇崛ju? 2.枯瘠jí 3.辟bì易 4.犀xī利 5.忍俊不禁 6.丰腴yú 7.唾tu?津 8.束缚fù 9.争妍yán斗艳 10.轻颸sī 11.隽jùn妙 12.縠hú纹 13.憩qì息 14.融融泄泄yì 15.蹇jiǎn劣 16.左顾右盼 17.猥wěi鄙18.叫嚣xiāo 19.引吭háng 20.三眼一板 21.窥kuī伺 22.空空如也23.蹑手蹑脚 24.不胜其烦 25.分娩miǎn 26.岑c?n寂 27.奢侈shēchǐ 28.翌yì日 29.络绎不绝 30.无可言喻 31.优哉游哉 32.绮qǐ丽 33剽悍piāohàn 34.束手无策 35.无济于事 36.伫zhù立 37.凝眸m?u

二、字形

披星戴(带)月、 感恩戴(载)德、 严惩不贷(待)、 以逸待(代)劳 责无旁贷(代)、 殚(惮)精竭虑、 肆无忌惮(殚)、 虎视眈眈(耽) 腾挪跌宕(荡)、 投机倒(捣)把、 循规蹈(韬)矩、 中流砥(抵)柱 一语破的(地)、 喋喋(谍)不休、 叠(迭)床架屋、 玷(沾)污清白 掉(调)以轻心、 瘦骨伶仃(丁)、 横渡(度)长江、 欢度(渡)春节 连篇累牍(椟)、 一刀两断(段)、 堕(坠)落腐化、 咄咄(拙)逼人 入不敷(付)出、 趋炎附(赴)势、 一服(付)中药、 牵强附(副)会

无以复(附)加、 一副(幅)手套、 感人肺腑(俯)、 废(费)寝忘食 三番(翻)五次、 翻(反)云覆雨、 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烦(繁) 半途而废(费)、 奋(愤)发图强、 发奋(愤)忘食、 安分(份)守纪 恰如其分(份)、 阿谀逢(奉)迎、 破釜(斧)沉舟、 匪(诽)夷所思

三、成语

1.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2.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作贬义。 4.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

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辈。 7.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邀请。 8.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9.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贬义。

1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常可:永久认可的道理和成规。

四、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

1. 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

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2. 因事即理 就着某一事情或画面的叙写阐明某种道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

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3. 对比衬托 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

对照和陪衬。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通过对越宫遗址对比描写,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4. 借助修辞 诗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有比喻、借代、排比、夸张、拟人、设问、反问等。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

5. 托物言志 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6. 虚实结合 虚写和实写相结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

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7. 使用典故 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一方面使诗词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的

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在考题中出现的典故应是大多数考生熟悉的。如“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南阳卧龙,成名八阵图中”,依次是曹操、孙权、诸葛亮。

8. 渲染烘托 这两个词本是绘画的传统技法,在诗词中也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

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修辞手法

1. 比喻

1) 概念:用一种事物或者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者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 例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 借代

1) 概念: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替 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是使语言变得简练、含蓄。

2)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3. 夸张

1) 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2)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 对偶

1) 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者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者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2)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比拟

1)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者把人当作物体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2) 例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6. 排比

1) 概念: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者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者短语接连说出来。

2) 例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苏轼《行香子》) 7. 设问

1)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寻味。

2) 例句: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骊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元曲小令) 8. 反问

1)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2) 例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9. 双关

搜索更多关于: 初二语文,家教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语文(四) 一、字音 1.奇崛ju? 2.枯瘠jí 3.辟bì易 4.犀xī利 5.忍俊不禁 6.丰腴yú 7.唾tu?津 8.束缚fù 9.争妍yán斗艳 10.轻颸sī 11.隽jùn妙 12.縠hú纹 13.憩qì息 14.融融泄泄yì 15.蹇jiǎn劣 16.左顾右盼 17.猥wěi鄙18.叫嚣xiāo 19.引吭háng 20.三眼一板 21.窥kuī伺 22.空空如也23.蹑手蹑脚 24.不胜其烦 25.分娩miǎn 26.岑c?n寂 27.奢侈shēchǐ 28.翌yì日 29.络绎不绝 30.无可言喻 31.优哉游哉 32.绮qǐ丽 33剽悍piāohàn 34.束手无策 35.无济于事 36.伫zhù立 37.凝眸m?u 二、字形 披星戴(带)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