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简报(数学)-第三期 - 图文

学教师远程研修课程简报(数学)-第三期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2:22:01

主编:佛三存 责编:鲁国寿 2014年11月15日

教师远程研修 课程简报(数学)

第三期

阅读导航

★专家寄语 ★热点聚焦 ★研修动态 ★研修故事 ★精彩作业 ★在线研讨 ★专家引航 ★精彩链接

从学生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数学知识的展开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使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心理和数学内在的逻辑规律,让学生在有个体经验支持的数学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

发展过程,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内在关系,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具迁移力的东西,形成对毕生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数学兴趣、探究精神、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

优秀教师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前提和保障。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包括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等;二、具有较高的课程组织实施能力,包括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和评价能力等;三、具有充盈的教育情怀,包括关爱生命、人文情怀、教育理想等。

(李红婷) 【返回首页】

学生认知分数的四个“关口”

李红婷:“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如何认识分数的意义,是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何仲秋:对分数意义的教学,我始终在思考:学生认识分数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一问题,教学的针对性无疑就会大大增强。

李红婷:先谈谈您现在的认识吧。

何仲秋:在小学数学中,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被分成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再认识两个阶段。

第一个认识阶段是“从整数到分数”,安排在小学三年级,这是学生认识分数的第一难关。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给两个人的时候,每人分得的结果是这个物体的一半。“一半”是生活语言,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是不难理解的。

李红婷:从认识1/2出发,借助实物和图形演示,有利于降低学生认知难度。类似的例子,可以让学生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主编:佛三存 责编:鲁国寿 2014年11月15日 教师远程研修 课程简报(数学) 第三期 阅读导航 ★专家寄语 ★热点聚焦 ★研修动态 ★研修故事 ★精彩作业 ★在线研讨 ★专家引航 ★精彩链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