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和施工措施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3)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3、裂缝的防治措施
(1)认真审查图纸,对不符合《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楼板设计相关要求的联系设计院进行变更。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采用商品混凝土。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3)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4)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
- 4 -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5)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6)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4、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l水泥砂浆袜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袜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二)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在砌筑完墙体及填充墙体后,有的部位易出现墙体裂缝,其防止
- 5 -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措施如下:
1、墙体在砌筑施工中严格控制其垂直度和平整度。
2、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于必须留槎的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大于墙高的2/3。留直槎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摆放墙体拉结筋,即每隔500mm高放置,120mm、240mm厚墙摆放2ф6钢筋,埋入长度均不小于500mm,其末端应做成90°弯勾。填充墙拉接筋从墙柱开始长度不小于700mm,拉接筋必须经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拉拔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
3、严禁砖墙上下通缝,丁头缝、水平缝砂浆饱满度符合规范规定。灰缝厚度严格控制在8~12mm。
4、施工预留洞口,必须按规定尺寸进行预留,并摆放拉接筋,洞口顶部必须摆放预制钢筋砼过梁板。补预留洞口时,要先把砖墙接槎处清洗干净,采用高一级别的水泥砂浆砌筑,特别是接槎处用砂浆灌实挤实后砌筑,但灰缝不大于12mm。
5、填充墙砌筑不允许一次砌筑到顶,必须离梁底有20~30mm的空隙,待14天以后用砖挤实斜砌。
(三)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止措施
1、外墙面用水泥砂浆抹灰后,有的部位出现空鼓、裂缝,严重的会有脱落现象发生。其措施如下:
(1)主体施工中严格控制其垂直和平整度。砖混结构四角的砌筑,不宜由同一个人从下砌到顶,避免产生视力误差:砼结构应对模板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层于层之间用经伟仪找直,防止过大偏差的产生。
(2)水泥砂浆抹面宜选用较低强度等级的水泥或掺加适当的掺和料(如粉煤灰),砂子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 6 -
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3)外墙面的脚手孔洞、框架结构中梁于砌体交接处的缝隙必须作为一道工序,有专人负责堵孔和勾缝工作。
(4)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砼墙面凸出的地方要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1:4(801胶:水)的胶水溶液,并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缝隙处,宜先刷一道掺水泥重20%的801胶素水泥浆,再用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修补平整。
(5)从上到下进行抹灰打底,并进行一次质量验收(标准同屋面),合格后再进行罩面,不允许分段打底随后进行罩面施工。
(6)表面光滑的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前应先刷一道801胶素水浆粘结层,以增加砂浆与基层的粘结能力,可避免空鼓和裂缝。
(7)室外水泥砂浆抹灰一般长度较长,高度较高,为了不显接槎,防止抹灰砂浆收缩开裂,应设分格缝。
(8)炎热夏天应避免在日光暴晒下进行抹灰,砂浆应随拌随用,停放时间不应超过3h(当气温高于30℃时,不应超过2h),抹灰后24h后应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应不少于7d。
(9)冬期室外抹灰,砂浆使用温度不宜低于5℃,当室外气温低于0℃时,应掺加能降低冰点的外加剂,其掺量按冬季施工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以确保抹灰层硬化初期不受冻。
(10)窗台抹灰易产生裂缝,其原因主要是结构与基础受力性质有关系,由于窗口和窗间墙自重和受力大小不同,传递到基础上的承受;力和沉陷量也就不同,沉陷量差会使窗台处产生负弯矩而出现裂缝。要避免窗台抹灰后裂缝问题,除从设计上应加强整体基础刚度,逐层设置圈梁,窗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带等措施,以求尽量减少基础不均沉降外,在施工中应尽量推迟抹窗台时
- 7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