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 图文
上海市第二十二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详解
第一部分
1、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 ) A、发现“巨磁电阻效应”。B、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C、发现“强粒子渐近自由现象”。D、提出“光子相干量子理论”。 【解答】A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
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所谓“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
2、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风。 B、船。C、云。D、岸。 【解答】D
以岸为参照系,则云与我都相对岸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米/秒,则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秒。 B、10-6秒。 C、A10-9秒。 D、10-12秒 【解答】B
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cm即10-2m
两次曝光见子弹走过的路程S为为子弹长度的1%~2%,数量级为10-4m, 曝光时间为S/V,约为10-6秒---10-7秒左右
Pm
4、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装有砝码的小盘相连,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
A、拉力和摩擦力;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轻绳和桌面。
1 / 17
C、重力mg和摩擦力;地球和物块。 D、重力mg和摩擦力;轻绳和桌面。
【解答】B
注意问的是“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故重力不在内
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烧瓶内封闭一定的气体,不考虑烧瓶和外界的热传递,现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则烧瓶内的气体温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答】A
绝热过程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做功=内能增加, 内能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F
6、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 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 C、一片漆黑。 D、没有墨点的像。
【解答】D
当墨点较小时,由于拍摄用的光并不是平行光,所以会有一部分光绕过斑点成像。(但是如果把光圈收缩,比如收缩到F22,那么从两侧入射的光很大一部分会被拦截,墨点较大时,斑点就会比较明显。)
7、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答】C
4个:F,重力,A对B的压力,AB间的摩擦力
2 / 17
aABF..dSL.
Rb.R’c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灯L不发光。现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测得Uad=6.0伏,Ucd=0伏,Ubc=0伏,Uab=6.0伏,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断路。 B、电阻R断路。 C、电阻R’断路。 D、电键S断路。 【解答】B
Ucd=0伏,Ubc=0伏,说明d b间没有断路
Uad=6.0伏,量的是电源电压,说明ad间没有断路,
ab间没有断路的话,则Uab=0伏,现在Uab=6.0伏(电源电压),说明电阻R断路
9、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棒,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B
静电感应原理,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棒时,上端与球靠近处感应异号电荷,下部金箔片处感应同号电荷
10、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3 / 17
N1TmgN f1T 【解答】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T+f1+f2 T=f1=umg
N=mg+N1=2mg f2=uN=2umg 所以,F=4umg
1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 B、1.0米。 C、 1.5米。 D、2.5米。 【解答】B
提示:D E 上端均开口与空气接触,故DE上端为均1大气压,加上E、D管中水高度带来的压差,分别等于A、B容器内液面处的压强。由于处于平衡状态,故E管水面的高度h与D管相同,为1m
Pf1mQF f2mgN1
4 / 1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