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1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0的认识 第三单元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0课时 总第 课时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培养学生抽象概况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会正确书写0。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 教师: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你看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用2表示) 小猴吃了一个桃子,还剩几个,用几表示?(还剩1个,用1表示) 小猴又吃了一个,这时盘子还有桃子吗?(一个也没有)该用几来表示呢?(用0表示一个也没有) 2.教师出示直尺图,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表示起点。 教师:这是什么?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直尺上的“0”写在哪里?那么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呢? 告诉学生:“0”除了表示什么都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教师: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0”? 学生个别汇报,全班交流。 3.教师“0”的写法。 教师:大家觉得“0”像什么?那么该怎么写“0”呢,请看老师示范一遍。 教师示范写法,讲清笔顺要点。 学生先联系书写,再在课本中进行描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1题。 教师让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鱼的数量,再用数来表示。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书写是否规范。 2.数字排队。 教师出示0~5六张数字卡片:你能给这六个数字排队吗?你想怎么排?用你手中的数字卡片,在小组内排一排。 学生动手在小组内操作。 教师组织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大到小排和从小到大排两种排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课题 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有关0的加减法 第三单元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1课时 总第 课时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认识了0,学习了0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9页的小鸟图。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学生汇报: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小鸟,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 教师:要求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板书:3-3=0。 教师小结:两个同样的数相减,得数为0. 2.出示课本第30页的青蛙图。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张图的意思吗? 学生汇报:左边4只青蛙,右边没有青蛙,一共几只青蛙? 教师提问:你们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0=4。 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任何数。 3.思考5-0=? 教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个别汇报。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的第2~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