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05章 机器人驱动技术 - 图文
转45°至图5-17(c)位置;当A相断电B相负向通电时,定子B相的B(1)、B(3)端产生N极,而B(2)、B(4)产生S极,转子再顺时针旋转45°至图5-17(d)位置。
依次按上述A→B→A→B单四拍方式通电,转子便连续旋转,也可按双四拍的方式AB→BA→AB→BA通电,步距角均为45°,若按A→AB→B→BA…八拍方式通电,则旋转步距为角为22.5°。
要减小步距角,可以增加转子的磁极数及定子的齿数,但转子要制成N-S相间的多对磁极是很困难的,同时,定子级数及绕组线圈数也必须相应的增加,这将受到定子空间的限制,因此永磁式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都较大。
②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它是一种定、转子磁场均由软磁材料制成,只有控制绕组,基于磁导的变化产生反应转矩的步进电动机,又称为变磁阻步进电动机。它的结构按绕组的顺序可分为径向分相和轴向分相。按铁芯分段,则有单段式和多段式。
25
③ 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动机 它的定子结构与反应式步进电机相同,而转子由环形磁钢和两段铁芯组成,它与反应式步进电机一样,可以使其具有小步距和较高的启动频率,同时又有永磁式步进电动机控制功率小的优点。其缺点是由于采用的磁钢分成两段,致使制造工艺和结构比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复杂。
5.4.2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
直流伺服电动机是用直流供电的电动机。其功能是将输入的受控电压/电流能量转换为电枢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其结构如图5-24所示,它由定子、转子(电枢)、换向器和机壳组成。定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转子由铁芯、线圈组成,用于产生电磁转矩;换向器由整流子、电刷组成,
26
用于改变电枢线圈的电流方向,保证电枢在磁场作用下连续旋转。
(1)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稳定性好,它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运行。
可控性好。它具有线性调节的特性,能使转速正比于控制电压的大小;转向取决于控制电压的极性(或相位);控制电压为零时,转子惯性很小,能立即停止。
相应迅速。它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较小的转动惯量,在控制信号增加、减小或消失的瞬间,能快速启动、增速、减速及停止。
控制功率低,损耗小。
转矩大。直流伺服电动机广泛应用在宽调速系统和精确
27
位置控制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1-600W,电压有6V、9V、12V、24V、27V、48V、110V、220V等,转速可达1500-1600r/min。
(2)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直流伺服电动机用直流供电,为调节电动机转速和分享需要对其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目前常用晶体管脉宽调速驱动和可控硅直流调速驱动两种方式。可控硅直流驱动,主要通过调节触发装置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电压的大小)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从而改变整流电压的大小,使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的变化易于平滑调速。由于可控硅本身的工作原理和电源的特点,导通后是利用交流(50Hz)过零来关闭的,因此在低整流电压时,其输出时很小的尖峰值的平均值,从而造成电流的不连续性。而采用脉宽调速驱动系统,其开关频率高,赐福机构能够相应频带范围也比较宽。与可控硅相比,其输出电流脉动非常小,接近于纯直流。 5.4.3 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
1. 交流伺服电动机分为两种,同步型和感应型。 (1)同步型(SM)采用永磁结构的同步电动机,又称为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其特点为:
① 无接触换向部件
② 需要磁极位置检测器(如编码器)。 ③ 具有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全部优点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