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自然界的花形态多样,颜色丰富。我们画家笔下的花也不例外。(出示课件)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曾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齐白石出身贫寒,但他学习刻苦,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达到很高的造诣,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博采众家,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如红的花(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2、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董寿平笔下梅花,浓淡相宜,扶疏有致。老杆嫩枝一齐搁,开合有致,枝条舒展,枝茂花繁,繁中有简,简中有繁,繁而不乱,简而有据,开辟了一片欣欣向荣、欢快舒朗的赏梅新天地。 3、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力图把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作品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任务三:学生自主创作。
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花卉作品。 采用所学妙法,大胆运用水墨色,画一幅你所熟悉的花卉图。 三、检测导结
1、你认为哪幅画是你心目中的妙品呢?妙在哪里? 2、小结本课。
只有亲近自然,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妙笔生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底,画画更多题材的好作品,将中国画艺术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第十课 中国龙
教学目标:
1、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并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 dragon 二、新授
1、师: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讨论出: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2、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评价。(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有趣的线造型
教学目标:
1、在线绕活动中,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有趣的线造型。 2、学习流畅的线条。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
教学难点:
在一笔画基础上展开联想。
教具准备:
学具: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 教具:有色卡线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尝试: 1、欣赏课本
提问:课本上的画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 3、教师拿一长线,演示线绕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有趣的线造型。 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③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想象教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注意线条流畅。5、欣赏讲评
你们绕的图形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讨论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固定线? 2、小组讨论: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
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喜欢的纸与线,边戏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在绕好的画上根据想象用水彩笔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赏讲评
1、自评:学生交流创作体会。
2、互评:根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的标准互相评价作品 3、奖励:比一比哪一组小星星最多,表扬。
教学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