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学实录(感受“月亮文化”) 人教版新教案
乙:子居左,女居右,世间配定好字。
甲:水底月如天上月 乙:眼前人是面前人。
甲:我就不信你那么聪明!跟你出个难的,我要让你自己承认自己笨! 乙:难的我也照样对答如流!
甲:水中有月原无月 乙:云后无日本有日
甲: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乙: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甲:这个我看看你还能不能对的上来!听好了啊: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乙:我想想啊….有了!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大乔二乔一人占。
甲:出上联的是天才。
乙:对下联的是蠢材…….哎!你怎么骂起人来了?!
主持人: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大家是不是意犹味尽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天幕上,谜语,从来就是一颗散射着独特魅力的亮星。千百年来,她同中国文化其他体式的艺术一样,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流传着无数意趣隽永的涉月之作。
那么,我们再来猜几个谜语,请听谜面,看哪个组猜对得多。 “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二月平”,打一字;(朋)
“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腥)
“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崩) “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
“二十五弦弹夜月”,打现代文艺形式一;(音乐晚会); “我寄愁心与明月”,打科技名词;(光通讯)
三四五,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百年前的月亮 答案:胡
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 答案:朝 半个月亮 答案:胖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横流”(打一字——慧)。 “一桅白帆挂二片,三颗寒星映孤舟”(打一字——悲)。
吟诗颂月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第三组主持人:大家都很聪明嘛!但是关于月亮的文化还远不止这些, 本组的研究专题为“吟诗颂月——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月亮,自古以来是人们赞颂的对象,涉及到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甚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等。有关月亮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体会诗词中的月亮。
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由朱颜、王佳雯同学朗诵: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下面我们来一个诗词大比拼,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闯关。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男生读: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女生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
《虞美人》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二关:赛一赛看谁赏得有深度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夜深寒气袭人,月光照在窗前皎洁明亮。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作者,看到窗前一片水银似的白色,骤然间以为是秋霜降落。这孤寂的寒月自然引起无限惆怅,使作者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而黯然伤感。望月思乡是古人旅居外地时所常有的感情。这首诗形象表现了作者心理活动过程,以平淡的语调娓娓道来,将一副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吴飞龙 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也许月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所歌咏的对象。它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杜甫就将自己最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都承载在月亮身上。《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是,兄弟离散,音信不通时所写的。在月亮是有着他对弟弟的深深思念。其实,天下人共享一轮明月,人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皎洁,一样的明亮,可作者却说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从这便可看出,他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深深思念。正是因为有着这一点点的“自私”心理,才使得这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的吧?! 生:李舒琪
《月下独酌》赏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此首《月下独酌》更多的表现出李白的孤独,思念与愁绪,与明月共饮,与明月同醉,实无人而似有人,借酒消愁,借酒抒情,李白的酒中作诗可谓出神,而与其共饮者更是标新立异。没有亲朋在身边,夜里更是寂寞难耐,与月相对,喝下杯杯相思之酒,话在酒中,情在酒中,一杯酒下,万分思绪齐涌心头,不知不觉而醉,伴月起舞,一种辛酸荡漾不散! ————生:姚云龙
我认为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