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对待有多动倾向的孩1
在讲课或给出指令时站在有注意缺陷的学生旁边。
我们说多动症学生的座位应该靠近老师(以便于监管和激励),远离其他有挑战的学生,最好不要跟其它桌子靠在一起。但是,如果你发现多动症学生总是东张西望找噪音来源,那他可能是听觉更易受干扰,这种学生坐在教室的后边反而比较好。如果你的学生更容易受视觉干扰,你可以实验将他安排在讲台附近和你想实验的位置,并且比较效果,再做定夺。
对老师来说能在教室范围内四处走动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接触到每一个学生。试试通过在教室中四处走动的管理方式。互动交流越多越好。当你给出指令或讲话时让你所有的多动学生都坐在最前面。 3。为多动症学生提供专门辅导。
让多动症学生与旗鼓相当的伙伴分享最近学会的概念。保证你那些多动症学生在接受指令或指导时与你有目光接触。这会加强他的理解及能保证他跟上任务的节奏。 如果一次给予一个指令的话你的多动症学生会更容易成功执行。当一次给予一系列指令时,对第一个指令的保持对他们是很困难的。对口头的指令最好结合生动贴切的他们喜爱的活动来解释。
在给予多动症的学生指令后,让他复述老师刚才说的内容。这样做可以提高他的记忆和理解,并能够检查他是否记住并理解刚才所听到的内容。 4。强调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多动症的孩子会很容易被压跨和泄气。所以应该减少一页上的作业量,一页上不是30道题而是应该只给10-15道。这样的话多动症学生就不感到被压跨,而且成功的感觉可以建立良好的自尊体系,这样才能让他真正完成全部作业。这应该是做老师真正要做的。
5。提高多动症学生自制力。
用视觉或听觉暗示的方法作为行为提示。例如,在教室前面放两只坛子,一个里面装满大理石或其他的东西。当班里多动症学生的行为正确时就拿出一些大理石放进另一坛子里。并让学生知道空坛子被装满时他们就可以得到奖励。
用时钟给机会让情绪不稳定及拒绝服从纪律的多动症学生爆发行为逐步降级 当遇到学生情绪不稳从根本上拒绝接受不好的结果(比如拒绝暂停)时,拿一个记时钟在拒绝发生后记个1-2分钟。告诉孩子他可以用这两分钟决定是愿意接受暂停呢?还是非要闹出严重后果来?有经验的老师能坚持这种方法,就能成功加强孩子们对自己身体的约束,使爆发行为逐步降级。 6。给有多动症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要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朋友并且你总会帮助他。要真正的尊重他。千万不要在他的伙伴面前藐视他。他和他的伙伴都知道他有些不一样,如果老师藐视孩子那么其他的孩子就会象得到老师允许一样也藐视他。孩子们就都会变的很残酷。
知道大事情和小事情之间的差别,也不要在小事上侮辱他。对这些孩子让他们事事控制自己是很困难的。要对他们需要的活动警觉。要允许他们多玩了一会儿,允许他们偶尔在你规定的区域外玩。
帮助孩子发现他们有优势的一面,这样他才能建立自己的自尊体系。把口头激励与奖励结合起来很重要。这有助于从物化的奖励中断奶而转向内化的自我体系。一个简单的点头、眨眼、微笑或拍拍他们的肩膀是很有力的激励。 7。不要因为多动症学生不恰当的行为而侮辱他。
多动症学生有不恰当行为出现时,找出一个替代性的办法才是正确的办法。这样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期望、方法并且还能避免对缺点的重复所带来的伤害。 在一些小学,老师与学生事先约定好提示暗号。当不适当的行为发生时,老师可以给出视觉信号(摸耳朵)或口头信号(注意,我在寻找注意听讲的学生)。这样的提示可以避免直接的冲突不会刺伤自尊。这不仅适用于老师也同样适用于其他能支持学生的人,父母、朋友等等。
8。特别管理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学生。
很少有多动症孩子有管理组织能力。大多数都是“梦游者”。多动症学生可能要用两个小时做2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却还忘记交,而作业就在书包里。
请多花几秒钟以确定你的多动症学生是否交了作业。保持与你的多动症学生的家长尽可能多的联系以使他们了解作业内容。
9在教育时要对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给予点理解和包容。 鼓励班级学生多与其交朋友,让学生在在学校感到愉快和温暖。
在课堂中给予他们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当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当有进步时及时进行表扬,表现不好时应该让其认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或者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但是要注意批评不能过多、过度。
充分利用多动学生的特长,交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有施展自己特长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五、两个真实的案例
小D男,79年出生,剖腹产。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家庭和睦。小D从小就好动,进小学时就有多动症的一系列表现,大约三年级时出现做怪相,(面部抽搐)学习困难。经湘雅二医院诊断为ADHD病患。家长对孩子的病症非常重视。他们说:“孩子不一定要成才,但一定要成人”。他们10年坚持,标本兼治。首先,与医生紧密配合坚持服药,其二,与老师定期沟通,学习成绩上低要求,思想品格上严要求,其三,坚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定期带孩子到心理老师处做心理咨询。就这样小D在真正的关爱下,14岁时病症不再复发。18岁职高毕业。毕业后他当过售货员,搞过销售,当过部门经理,现在自己开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还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父亲了。 小C,男,95年出生,剖腹产。父亲因病于小C4岁时去世,母亲是公务员,因考虑儿子的成长至今没有再婚。小学生时就一直是有名的“皮大王”,冲动任性、顶嘴冲撞、缺乏自我克制能力、行为怪僻,但学习成绩好。五年级时到湘雅医院诊断为ADHD病患。且病情严重。但小C的母亲因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没有坚持给孩子服药。(不连续的服药可引起病情的反弹)在小C的家庭教育上,小C的母亲简单、粗暴(对孩子有时暴打)、溺爱。
小C升入初中后,家长与班主任在小C的教育上发生数次不愉快的冲突,班主任多次长时间让小C停课反省,在班上孤立小C……,家长溺爱孩子,怒不可遏到学校理论,学校因此令其转学。对小C来说:应该持续的治疗停止了,一切教育手段不但无效,还有反作用。其后小C多次转学但表现依然不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时的小C既是“烫手的山芋”又是“害群之马”。。。。。现在小C在少年管教所。
这两个ADHD病患者的结果,截然相反。从中我们可以悟出: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矫治多动症这类顽固疾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生缺乏自信怎么办?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其原因就在于充满自信的人,大脑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因而事业容易成功。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在学习中没有激情,致使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创造性思维难以发挥,本来能够做好的事也变得不能完成,导致自己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灰心丧
气。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树立自信,时间一长,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学生缺乏自信怎么办?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没有自信的原因。 一、找出缺乏自信的原因 1、缺少成功体验
平时做事成功率不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受到了过多的失败与挫折。 在影响一个人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失败”了。在失败感伴随下成长,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会出现孤独不安、考试焦虑、过分自责、行为退缩等心理障碍。 2、学习遭受挫折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是超乎寻常的,有的家长甚至仅仅拿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长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背负了太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偶然在考试中失手的学生,迫于大人的压力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3、能力不足
学生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 比如:记忆力不好,社交能力不强,五音不全,天生运动能力欠佳,身体的协调性不好,这些学生常常会在心里自责自己.....更为糟糕的是,如果他们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心理畏惧会产生恶性循环,自卑心理会愈来愈烈。 4、生理上有欠缺
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常常体验着不能与常人相比的失望与痛苦,陷入自轻自贱的自卑境地。例:一些太胖、口吃、五官不正的学生会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有位女生因为有点胖,总觉得同学在背后耻笑她,一次老师找她谈话,其间无意中谈到了应注意锻炼和饮食的问题,她因此认为老师也因她胖而瞧不起她,于是她感到很自卑。
令许多家长想不到的是,武汉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中小学生有逾八成孩子自卑的原因是觉得自己“长相不美”! 5、对自己要求过高
有的学生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