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选修3-4、3-5阅读导引
《选修3-4》书本部分知识研究
请同学们按读书导引认真看书,总结知识点或完成所提问题,请写在相应空白处! 例如:(X4,44)中X4即教材选修3-4;44即教材44页 1.(X4,44)简述光学发展简史:牛顿、惠更斯、托马斯·杨、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康普顿等科学家的贡献 2.(X4,46-47)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和例题(也可用来测玻璃的折射率) 3.(X4,48)
第5题:水中的鱼看到小昆虫的位置是在实际昆虫的上方还是下方?小昆虫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位置的上方还是下方?(画图说明)
第6题:知道(1)和(2)问的结论 结论是:
4.(X4,49)演示实验。
全反射实验现象描述:光从 射入 ,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越来越远,光强越来越 ,反射光却越来越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达到 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5.(X4,50)思考与讨论:推导全反射临界角公式 6.(X4,50)例题:在潜水员看来,岸上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 7.(X4,51)图13.2-4:全反射棱镜的作用 8.(X4,51)图13.2-7:光纤:其外套和内芯的折射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9.(X4,57)知道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写出公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10.(X4,58)图13.4-3中实验中单色光干涉图样特点: 。
三张图片对比得出结论:
双缝宽相同时,波长越长则条纹间距 ;波长相同时,缝间距越小则条纹间距 ; 11.(X4,67)演示实验中,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图样特点: 12.(X4,68)图13.7-4、图13.7-5:肥皂膜的干涉图样特点:
13.(X4,69)科学漫步: (1)哪两列光形成了相干光
(2)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查的平面是下凹还是凸出? 14.(X4,70)图13.7-8,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
15.(X4,60)图13.5-2 (1)衍射条纹的特点是什么? (2)与干涉条纹的区别是什么? (3)缝越窄,中央亮纹越 。 16.(X4,61)图13.5-3的衍射图样;图13.3-5“泊松”亮班 17.(X4,64)图13.6-3,太阳光是自然光;获取偏振光的方法:反射、折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 18.(X4,66)科学漫步:了解立体电影 19.(X4,71)激光的特点及应用:高度的相干性,可以用于传递大量信息;平行度非常好,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等等 20.(X4,75)麦克斯韦的杰出贡献 21.(X4,75)图14.1-1乙图中的磁场是如何变化的? 22.(X4,77)赫兹的电火花 23.(X4,81)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 24.(X4,90)电磁波谱:频率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的特征及应用 25.(X4,92)根据什么说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3-5》书本部分知识研究 1.(X5,28)什么是能量子? 2.(X5,31)光电效应有哪些实验规律?怎么理解图17.2-3?光电效应方程如何解释这些实验规律?
3.(X5,34)如何求解截止频率和普朗克常量?
4.(X5,35)康普顿效应能说明什么问题? 5.(X5,36)如何计算实物粒子的频率与波长?
6.(X5,37)从古代到近代人类对光的认识构成了一部科学史诗。 光的本性是什么?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公式?
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7.(X5,37-38)物质波的概念是谁提出的?有哪些实验支持? 8.(X5,40-41)光波和德布罗意波都是概率波 9.(X5,44)科学漫步,了解量子力学。
阅读书本以后的判断题:
一、光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和色散
( )不同色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但在同一介质中速度不同 ( )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 )衍射现象表明,我们平时说的“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光在没有障碍物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我们经常看到马路施工处挂着红色的警示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红色光比其他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
( )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雨后马路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彩色,这是由于光具有波动性的缘故。
( )照相机和望远镜的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膜的上表面与玻璃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 ( )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
(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 )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 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 自然光是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偏振光是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 ( )除了从太阳、电灯等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 )照相机的镜头,电子表的液晶显示、立体电影和太阳镜都应用了光的偏振。 (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色散现象。
( )白光经光密三棱镜折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角最大。 (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 )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缘故。
( ) “光纤通信”和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都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 )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大。 ( )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点,是进行全息照相的理想光源。 ( )激光测距雷达和读出光盘的信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
( )医学上可以用激光做“光刀”来切开皮肤、切除肿瘤,还可以用激光“焊接”剥落的视网膜。 (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越大,所及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 三、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振荡 电磁波的反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及其应用 (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此后赫兹用实验不但证实电磁波的存在,而且通过测量证明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
( )麦克斯韦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 )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 )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 )电磁波是振荡电路中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
(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 )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 )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而机械波的波速大小与介质密切相关。
( )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而电磁波也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不变。 ( )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 )电磁波是横波,而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 )机械波的能量由振幅决定,而电磁波的能量由频率决定。
( )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 )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
(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测定物体的位置,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 (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 )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 (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 ) X射线和?射线都可以用于探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
四、量子论的建立 黑体和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康普顿效应 (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见黑暗中的人,但此人也向外发出热辐射,我们可用红外摄像拍摄到此人。 ( )光电效应这种现象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
(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光子说,并给出了光子能量E=hν (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 )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普通红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时,没有电子逸出;如改用红色激光照射该金属表面时,就会有电子逸出。
( )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 )康普顿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粒子的波动性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 )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有一部分波长发生了变化,这个现象称为康普效应。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关系
( )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粒子性。 ( )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 )光波的粒子性已被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所证实,物质波被电子的衍射图样所证实。 ( )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 )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概率高的地方 ( )电磁波和物质波都是概率波。
(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不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