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1)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28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浙江选考1)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28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24:32

课时训练28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判断题

1.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答案 T

2.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 )

答案 T

3.规律与规则是一回事。( ) 答案 F

解析 规律和规则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主观的。 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 答案 F

解析 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来说,都是客观的。 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 答案 F

解析 这些都是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选择题

6.“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不织铁网、挥利剑、出重拳、敲警钟,就不能铸就从严治党的基石。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需要我党( )

①尊重党建规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以解决 ②认识执政规律,使治理国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③把握治党规律,使自身始终保持机体健康和勃勃生机 ④变革政党政治的运行规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需要我党尊重党建规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以解决;把握治党规律,使自身始终保持机体健康和勃勃生机,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变革政党政治的运行规律,④说法错误。

7.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和诸神的活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帝”和诸神在世界产生后就消失掉了 ②自然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得到科学的证明 ④人类产生后自然物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上帝”和诸神本身就不存在,无所谓消失,①错误。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天文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 8.从最早的手机QQ开始到飞信、微博、微信,再到今天的直播和短视频,受用户年龄层和偏好变化的驱动,移动社交一路向着更直观、更便捷的方向进化着,但唯一不变的是人心底那份孤独对社交的渴求。这说明( )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意识活动直接影响物质活动的变化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移动社交不断进化”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不变的是人心底那份孤独对社交的渴求”表明事物是相对静止的,故材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正确;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意识活动并不直接影响物质活动的变化,③不选;“受用户年龄层……进化着”说明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正确。 9.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暮春》一诗揭示了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①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②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排除④。

10.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其他人。这表明( ) A.任何事物要么运动要么静止 B.任何事物只有静止没有运动

C.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 D

解析 “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始终是我们自己”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材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正确;事物是绝对运动的,要么运动要么静止观点不正确,A不选;只有静止没有运动观点错误,B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并没有强调运动的绝对性,C不选。

11.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的动物——水熊(下图)。不仅仅是在太空,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同时在真空和太阳辐射条件下生存,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 )

B.①③ D.③④ B.①④ D.②④

2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生物是神创造的 ③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水熊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这表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①正确;生物是神创造的本身观点错误,②不选;水熊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③正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④不选。 12.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要坚持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④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②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③说法错误。 13.党的十九大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相结合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相结合,①③符合题意;②属于世界观,不是方法论,与题意不符;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14.2017年5月25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焊接合龙完成。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克服小空间、高水汽、恶劣的现场环境等不利因素,成功解决了这一世界级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体现的哲理是( )

A.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条件 B.人可以改造规律,从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3

)

C.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答案 C

解析 C符合题意;尊重规律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条件,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B错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D错误。

15.《菜根谭》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这说明了( )

①静与动、苦与乐以人的心境为依据 ②静与动、苦与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动与苦是绝对的、静与乐是相对的 ④静与动、苦与乐分别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A.①② C.①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文言文的意思是:在静寂无声中保持宁静不算真正的静,能在喧嚷的环境中静得下来,才算真正达到静的境界;在快乐的境遇里感到快乐不算真正的快乐,能在困苦的环境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快乐。这强调的是静与动、苦与乐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②④正确;①错在以人的心境为依据,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说法错误。

1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指的是( ) A.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的具体形态 C.物质的唯一特性 D.事物的发展秩序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唯一特性。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答案为C。 17.漫画中父亲的做法( )

B.③④ D.②④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②体现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③忽视了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 ④体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C.①③ 答案 C

解析 漫画中的父亲以成长中的小树为尺度来衡量孩子的身高,他只看到了孩子的身高,但没有看到小树也在不断长高,而且树的生长要远远快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亲的做法忽视了树

B.③④ D.②④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28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判断题 1.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答案 T 2.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 ) 答案 T 3.规律与规则是一回事。( ) 答案 F 解析 规律和规则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主观的。 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 答案 F 解析 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来说,都是客观的。 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 答案 F 解析 这些都是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选择题 6.“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不织铁网、挥利剑、出重拳、敲警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