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15课 短文两篇》2017年同步练习卷(4)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15课 短文两篇》2017年同步练习卷(4)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6:52:58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短文两篇》2017年同步练习卷

(4)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狡黠 诘难 滞碍

寻章摘句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 (充满 充足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 (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 (丢弃 丢失 放弃 放松)了整体。 3.填空。

马南邨,原名 ,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 。 4.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 ,读书然后 。 二、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5.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

第1页(共7页)

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第2页(共7页)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中的两处加粗成分叫插入语,它们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此你有何看法? (5)作者是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

(6)长期以来,对于读书就有“博览”与“精通”的争论,你持什么观点?说明理由。 (7)有关读书,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三、课外美文探究 6.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 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

第3页(共7页)

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 (3)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 ①“吞”: ②“啃” ③“品” (4)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谈读书》《不求甚解》,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 7.

书的征服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所以,书是人类一种伟大而美妙的发明。 文明的征服其实也是书的征服。 书是最聪明、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卓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书有说不尽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外出总禁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房子里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侵略和征服。

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是个书呆子。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第4页(共7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短文两篇》2017年同步练习卷(4)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狡黠 诘难 滞碍 寻章摘句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 (充满 充足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 (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 (丢弃 丢失 放弃 放松)了整体。 3.填空。 马南邨,原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