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控制原理八套习题集[1]
A.0 B.0.25 C.4 D.? 16.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1,则它是一种( )
0.1s?117.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 )条件就够了。
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c(s)?18.
10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
10s?1A.(0,j0) B.(1,j0) C.(1,j1) D.(10,j0)
1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s(s?1)(s?2)A.(-2,-1)和(0,∞) B.(-∞,-2)和(-1,0) C.(0,1)和(2,∞) D.(-∞,0)和(1,2)
20. 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是以 为基础的。
2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
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1,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 s?2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25.若要全面地评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同时根据相位裕量和 来做出判断。 26.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27.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
28.系统主反馈回路中最常见的校正形式是 和反馈校正 29.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2s?1,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0.32s?1?m? 。
3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 ,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数学模型 32.反馈元件 33.最大超调量 34.频率响应 35.幅值裕量 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7.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取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
38.伯德图中幅频特性曲线的首段和传递函数的型次有何关系? 3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 40.系统闭环零点、极点和性能指标的关系。
5
五、 计算题(第41、42题每小题5分,第43 、44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1.根据图示系统结构图,求系统传递函数C(s)/R(s)。
? + C(s) R(s) + G3(s) G1(s) G2(s) - + H3(s) ?
H1(s)
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y0(t) 4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G(s)?
10,试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
s(0.1s?1)图。
44.电子心率起搏器心率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模仿心脏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纯积分环节,要求:
(1)若??0.5,对应最佳响应,问起搏器增益K应取多大。
(2)若期望心速为60次/min,并突然接通起搏器,问1s后实际心速为多少?瞬时的最大心速多大。
自动控制原理3
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
6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 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1,则该环节是( ) Ts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5.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y?t??0.1t2,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0.20.10.10.2 B. C. D. 232ssss6.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 A.0.6 B.0.707 C.0 D.1
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
7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处的切线斜率为( )
s?2A.
A.7 B.2 C.7 D.1
22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 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为( )
A.0~15? B.15?~30? C.30?~60? D.60?~90?
s?2k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B?s??3,当k=( )时,闭环系统临
s?3s2?4s?2k界稳定。
A.2 B.4 C.6 D.8 13.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S3(S?4)A.(-4,∞) B.(-4,0) C.(-∞,-4) D.( 0,∞)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4,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
s2(s2?3s?2)误差为( )
A.0 B.0.25 C.4 D.? 15.系统的传递函数G?s??5,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 2s(s?1)(s?4)A.5,2 B.5/4,2 C.5,4 D.5/4,4 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j(s)?s?12s?1,则它是一种( )
10s?10.2s?1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7
?的关系,通常是( ) 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 B.?c>?c? C.?c
s(s?1)(s?2)A.0 B.2 C.4 D.6 19.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c(s)?10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
10s?1A.(0,j0) B.(1,j0) C.(1,j1) D.(10,j0)
20.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21.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
22.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 越好。 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1,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 s?2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25.二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 26.反馈控制原理是 原理。 27.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2s?1,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0.32s?1?m? 。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0。 29.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
30.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31.自动控制 32.传递函数 33.瞬态响应
34.最小相位传递函数 35.复现频率
36. 方块图变换要遵守什么原则,举例说明。 37.试说明延迟环节G(s)?e??s的频率特性,并画出其频率特性极坐标图。
38.如何减少系统的误差?
39.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是否稳定?举例说明。 40. 高阶系统简化为低阶系统的合理方法是什么?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